第九百五十六章 找帮手(三) (第2/3页)
当地的干群在思想上有一些负面影响,而贾正春同志作为”
孙部长洋洋洒洒的介绍了几条推荐贾正春作为普安市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的理由后,总算停顿下来,放下手里那份资料,端坐瞧着各位在座常委的反应。
等孙部长说完,省委王书记没有任何表情的问:“对于组织部刚才推荐的干部人选,大家有什么意见?”
王书记说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一样平静如水,给人感觉,他似乎是按照惯例的问出了以上的问题。
这样的问话方式也是为了表现国内官场一贯强调的所谓的民啊主集中,现在是民啊主的时候,至于如何集中?什么时候集中,那就要看他一把手省啊委书记的心情了。
底下的省委常委们听了一把手的提问后反应无一例外面面相觑,在没有搞清楚书记省长的本意之前,一般很少有常委会主动开口说出自己的态度,尤其是对于干部调整这种相对敏啊感的问题上。
说到底,这就是省委主要领导谁控制人事权力的问题,在没有十足把握之前,一般来说,常委们没有必要主动把自己陷入这种斗争漩涡的必要。
王书记早就料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他不紧不慢的口气说:“既然大家都还需要花时间考虑一下,我先谈谈我的看法。”
众人立马做出洗耳恭听状,包括牛省长在内,会议室里所有人目光“刷”的一秒之内全都集中到了王书记的脸上。
王书记惯用的淡定语调发言:
“关于普安市经济开发区我想说的就是问题太多,必须整改,不断地有老百姓上啊访,说明什么,说明开发区的干部不称职,不能作为,典型的不作为、乱作为。至于说工委书记人选问题,我认为首先要考虑到,既然原任的工委书记韦光荣因为存在太多的问题而畏罪自杀,那么原任的经济开发区主任贾正春难道就一点问题都没有?
如果说,纪委办案件的时候,因为领头的主犯畏罪自杀了就放弃对整个案件的侦查,这显然是相当不称职的,也是需要整改的。咱们现在先不说贾正春这个主任到底是不是有问题,但是有嫌疑,在事情没有真相大白之前,就有人积极的推荐提拔此人,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王书记嘴里提出的疑问句已经相当明白的表明了他的态度,对于贾正春的推荐提拔,他并不支持,也不可能提拔。
当然,他不支持的理由也很充分,普安市经济开发区上一任工委书记韦光荣的案子还没彻底调查清楚就草率提拔跟韦光荣一块搭班子几年的主任,这显然不妥当。
但是仔细再想,真要等到韦光荣的问题全部解决再考虑是否提拔贾正春的问题,那要等到什么时候?省委常委们个个都是从底下摸爬滚打上来,在官场混了多年的老甲鱼,这话难道还听不明白?
王书记的这番话说出后,孙部长忍不住看了一眼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