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见死不救 二 (第3/3页)
大龙此次平安过关基本没什么阻力了。
上头的关系理顺后,接下来的事情变的简单多了,省纪委对陈大龙和刘国安等人的调查结果相继很快出炉。
根据省纪委调查材料得出结论,两人都涉及一些J毛蒜皮的小问题,根本够不上贪污**的标准,陈大龙被举报的一些问题原本没什么证据。
此事就此不了了之。
针对此次普安市领导高层出现的“狗咬狗”现象,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省委常委会议上讨论此事的时候,定位为:
“普安市委书记刘国安在领导班子沟通,团结问题上存在诟病,没有承担好一个班长应有的责任,导致和下属之间发生了一些不该有的误会。”
这样的论调一出来,常委会上常崇德副省长,曹书记等人都积极响应认同领导的说法,并提出,“对于积极干事的年轻有为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一定要注意保护,绝不能让有些干部流血又流泪。”
副省长常崇德建议,“为了消除此事在当地造成不利政治影响,建议同时免去普安市委书记刘国安,普安市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陈大龙的领导职务,等待重新安排。”
王书记在会议上对常崇德副省长的建议表示赞同。
毕竟刘国安和陈大龙都是在普安市身居高位的领导,又都是被被省纪委当众带走调查,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两人免除职务重新安排等于是变相的保护,可以避过短时间的舆论风口浪尖。
此次省委常委会过后,普安市的政治局面出现很大调整。
由于普安市的张市长在关键时刻鼠目寸光,一心只记挂着自己的那点私利,明哲保身,对市委书记和下属之间明显存在的矛盾置若罔闻,导致省委王书记和牛省长对他的印象都不太满意。
他对“刘陈之争”事不关己的态度,不仅让下属们看透了他的无情,更是直接导致他一门心思想要近水楼台替补市委书记位置的梦想化为泡影。
经过一次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省委省政府领导经过会议研究决定,对现任普安市的四套班子进行了一次大洗牌,调整如下:
湖州市委书记调整到普安市出任市委书记,(省纪委副书记王长安提拔到湖州市出任市委书记一职)。
张市长原位不动。
普安市副市长周武上调到省文化厅任副厅长。
普安市委副书记钱副书记调整到定城市做市委副书记。
在陈大龙被省纪委调查期间四处奔走热心帮忙的副市长牛大根,被提拔为普安市常务副市长。
另,在大多数人眼里仕途走到尽头的经济开发区主任贾正春,此次被提拔为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终于如愿以偿当了一把手。
此次领导班子大调整,让底下人迅疾看透了省委高层领导的心思。
此次调整计划中,连经济开发区的主任贾正春都被提拔为工委书记,而张市长圈内一帮人却分明是狡兔死走狗烹,没一个人被安排到满意领导岗位上。
这说明什么?
说明在省委高层心目中,宁可启用陈大龙的下属也没有启用张市长手下那帮人,说明省委领导对张市长有偏见的同时,顺带着对他的圈内人全都不看好。
周武,钱副书记等人纷纷调离普安市,意味着张市长失去了平日里依赖的左膀右臂,导致张市长在普安市的政治力量遭到极大损失,最起码,在新任市委书记到任后,短期内他是没有太多的发言权。
官场,从来都是墙倒众人推。
官场,从来都是盛行丛林法则。
张市长一步错步步错,导致自己在普安市官场苦心经营多年的政治优势瞬间土崩瓦解,还连累了手下人受到牵连。
政治斗争,有时候也是一种良心之战!
五一假期很快过去,普安市委市政府大院内一如既往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看似平淡无常的日子里,一场很多人想象中的腥风血雨在五月的春风里不露痕迹化为无形。
好一个: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从头越,仕途漫漫真如铁。
功成锵八鸾,玉辂行天街,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三十功名尘与土,
风景如画,残阳似血。
闲来莫话封侯事,古来青史谁不见?
看过《官场之高手过招》的书友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