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东线无战事(三) (第2/3页)
人沿着一条伐木工人清理出来的道路冒雨走上山头后,又仔细看了看附近的环境,发现周围的山体上被大片大片的高大树木覆盖住。山上多半都是在大明比较金贵的红檀、黄檀、紫檀、乌木(非洲乌木),长了不知道几百年还是几千年,但在这里却只是普通的木材而已。山上被伐光树木的地区为免水土流失,因此都被统一规划为种植园,主要种植作物就是咖啡——一种在伊斯兰世界需求巨大的商品。
“诸位,我也知道这些荒地清理起来比较麻烦。比如这些木桩,就得派专人来挖;这些灌木,也得等旱季的时候放火烧掉。不过大家也都清楚,那些成熟的种植园是轮不到诸位的。比如前面山坡上的那片种植园,一共两千多亩,咖啡树也都陆续栽了一两年了,长势还蛮好。不过据我所知,目前已经有好几家商会给出了竞价,每亩地的租金我估计已经在两角钱的基础上翻了倍都不止。而且接下来,还会有一家来自平安县的名叫‘在乡军人投资会’的组织前来考察投资,目前他们已经到了南非,估计下个月月初就能抵达。这个组织的投资者人数众多,且全是从前线伤退、病退下来的军人,资金实力不可小视,他们一来,很可能会继续带动那些成熟咖啡种植园地价租金的上涨。”夏尔.麦金莱穿着一件油布雨衣,站在山坡上,看着面前五六个来自平安县的中小商人说道。
“所以啊,我劝大家还是现实一些比较好。这些荒地不参与竞拍,地价租金固定为每亩两角钱,我看诸位也都是一起来的,若是组团吃下一片一两千亩的荒地种植咖啡倒也不错。不瞒诸位,我自己就在这附近认购了三百亩,准备开荒种咖啡。诸位若是有意的话,我倒还能帮你们解决点实际困难,比如劳动力问题。”夏尔.麦金莱继续说道。他以前和裴索宁一起搞出了著名的108药物,按照协议他享有5%的权益。而随着由108药物而衍生出来的发财酒逐渐成为了新华夏地区的一种大众消费品,这两年来麦金莱的身家着实是增加了不少,因此他现在也能毫不眨眼地买下数百亩荒地开荒种植咖啡了。
“哦?你当真能帮我们解决劳动力的问题?”听到这里陈庭美的心里一动,然后紧接着问道:“不会是从几内亚弄来的黑人吧?听说这种黑人天生不会得疟疾,但身有隐疾的他们多半只能活四十来岁,生下的小孩夭折率也很高,你说的劳动力莫不是这个?不过我听闻政府是禁止民间私自雇佣、蓄养黑奴的,只有国营农场、林场、矿场才能使用。塔城煤矿有几百个几内亚黑人我是清楚的,确实好用,不会得疟疾,但问题是我们雇佣这些人是犯法的吧?不妥不妥!”
“陈先生怎么如此心急。”被陈庭美如此一番抢白,夏尔.麦金莱也不生气,依旧笑吟吟地说道:“我说的劳动力当然不是指黑人,犯法的事情咱老麦也不会去做的。我说的劳动力是指波斯人或俾路支人,我们有一些相熟的马斯喀特商人,对,就是那批常年为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