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51.请稍后在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1.请稍后在阅 (第3/3页)

   李世民点头,他差点忘了。惟诚心待人,人自怀服。他刚答应人家一起调查,他转头私自派人去长孙府调查询问经过,必定会引起人家的怀疑,遂立刻吩咐刑部尚书李道宗与倭国阴阳师芦屋院静共同侦破此案。

    因多一方人马参与,在调查上势必会慢一些。过了将近两个时辰,李道宗方来觐见。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一位年轻男子,身材消瘦,二十上下,模样秀气,脸却稍显白了一些,似乎是长久不晒阳光所致。

    “使臣芦屋院静见过大唐陛下。”芦屋院静行了跪礼。

    李世民观其举止不算出格,倒还可以,遂免了他的礼,随即问李道宗调查情况。

    “毒发作的时候,道垣三次郎正和长孙涣一起喝酒。菜出自长孙府,酒也是。最麻烦的……是令道垣三次郎中毒的那杯酒,是长孙涣自己所藏,也是他特意命人拿给了道垣三次郎。”

    “那酒长孙涣也倒进杯子里了?”李世民问。

    “回陛下,没有。所取为青梅酒,只专门给道垣三次郎饮用,长孙涣并没有动。”李道宗趁着声音回道。

    李世民蹙起眉头,这长孙涣的嫌疑太明显了。李世民就算想为他这个内侄子开脱几句都没办法,“但此事有些蹊跷,长孙涣与道垣三次郎无冤无仇,何故要害他?也难说是有人蓄意陷害。”

    芦屋院静拱手道:“陛下,便是存在陷害,此事发生在长孙府,从做饭的厨子到上菜上酒的下人,也都是长孙府的人,长孙府难逃干系。”

    李世民和李道宗对视一下,他们对芦屋院静所言自然都心知肚明。

    “再有一件,”李道宗看眼芦屋院静,略尴尬道,“长孙涣自事发之后,人就不见了,至今没有找到。”

    李世民揉了揉额头,只觉得脑仁儿疼。他这个外甥真给他丢脸了。

    “全城搜捕,见人立刻缉拿,但记住留活口。”

    李道宗领命,随即便和芦屋院静一同告退。

    二人出了虔化门后,芦屋院静忙请李道宗留步,“有句话略有冒犯,但却忍不住想问,才刚站在陛下身边的那位貌美姑娘是?”

    ;李道宗:“正是晋阳公主。”

    芦屋院静恍然点点头,然后对李道宗竖起大拇指,赞叹晋阳公主仪态端方,非同凡俗。

    “那是自然,我们陛下亲手抚养的格局怎会一样。”李道宗骄傲道。

    芦屋院静应和点点头,转手又去忘了一眼立政殿方向,思量片刻,便猛地问李道宗:“那贵国抓到杀害副使的凶手后,可会将其立刻处死?”

    李道宗怔了下,不知该如何作答,只说人拿到了就会请示圣命。

    芦屋院静略有不满。

    二人彼此再无言,随即一前一后离宫。

    李明达在立政门附近矗立了会儿,便回了自己的房间。

    二表哥这次是真惹了大麻烦,倭国那边虽惧怕大唐的国力,但也不会懦弱到眼看着自家副使白白死掉。

    刚刚听芦屋院静话里的意思,似是急于惩治凶手。倘若她二表哥真因犯罪而受惩治,李明达自不会帮他说话。怕就怕他是受冤,白白送死,还让某些人达到目的。李明达而今再着急也没有用,这是朝廷的事,非她可以插手。而今只盼着李道宗能够明察秋毫,洗清长孙涣的嫌疑。

    “贵主,奴刚接到消息,于奉去了东宫。”

    当初提拔祁常侍的内侍监于奉,竟和东宫有关系。

    李明达蹙眉,她没有料到这事,确实感觉有些意外。

    第二日,李明达便去东宫见了太子妃苏氏。

    苏氏偶感风寒,刚刚病愈。李明达此来正好以探病为由,问候诸多。

    苏氏笑着谢过她,命人备了许多酒菜招待李明达。

    午饭毕,李明达便劝苏氏出去走一走,能愉悦身心,姑嫂俩便相携去了东宫花园闲逛。没多久,李明达的目光随即便被花园东隅栽种的几颗仙人掌所吸引。

    巧了,这些仙人掌的刺皆是发白且呈半透明状,正与荷花帕上插的那根相合。

    李明达复而又把目光落在刺上。刺细长,且被折断,有半寸长,颜色有些发白且微微有些透明感。

    李明达招田邯缮来看看,是否觉得眼熟。

    田邯缮摇头,“长刺的花花草草见过不少,但这种奴真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罢了,你去打听那三人的死因。”

    不多时,田邯缮便来回禀:“绿荷、秀梅投井摔死,除此之外似乎再没什么特别。郑伦死前垂涎、呕吐,后全身发热抽搐,据说像是中毒。听说已经传了仵作验尸,却不知会不会还有其它原因。”

    “怪。”李明达叹道。

    田邯缮深深地点头,他也觉得怪,“这三人明明已经都招供认罪了,高阳公主又何必多此一举杀人。”

    “休要胡言,没有真凭实据的事,不许乱说!”李明达立刻警告田邯缮。

    田邯缮忙跪地认罪,转即向公主表示,而今宫内已经不少人听到风声,觉得此事是高阳公主和房驸马的灭口之举。

    “别人的嘴如何我不管,你们谁若是敢乱说一句,我这里必然不留人。”李明达警告道。

    田邯缮忙赔罪应承,传命下去。

    不久之后,李明达让田邯缮把宫女白梅、红梅以及黄莺都赶出去。

    “贵主,这是何故?”田邯缮不解问。

    “再三警告不许议论此事,违者自然要离开。”李明达淡言一句,便继续翻阅手头的书。

    田邯缮转头立刻质问这三人,果然见她们神色慌张,心虚至极。恫吓之下,便皆都承认了她们私下里非议乱言之事,恳求田邯缮原谅一次。

    田邯缮厉声呵道:“说了几次,你们偏不听。自己干的好事,自己受着去!”

    罢了,便依照公主所言,将这三名宫女打发离开。

    立政殿的宫人们见此状,都有了警醒,皆不敢在背地里胡言乱语。

    公主此般抓人如此准狠,倒田邯缮便在心里纳闷了一会儿,奇怪公主是如何知晓这些的事。明明这些天他都一直都在公主身边伺候,公主如安插了眼线监视这些宫人,他也该知道才对。

    田邯缮便带着满心疑惑回去复命。

    “皆要谨记,引以为戒。”李明达审视看一眼田邯缮,便继续埋首看书。

    田邯缮心里咯噔一下,料想公主必定猜中他的心事,故才出言警告他。遂忙在心里告诫自己,今后一定要一心一意侍奉贵主,不该问的不要多问,不该想的不要多想。

    晌午小憩片刻之后,李明达转即又将精神放在那根刺上。

    她用纸包好的刺,叫上几个人,遛弯去。

    李明达从武德殿走到神龙殿,接着又去了南海池、西海池和北海池。三海之处乃是游玩泛舟之所,池面广阔,波光粼粼。池子附近修了许多精巧园林,楼阁殿宇,不乏就栽种了许多奇珍异草。

    李明达因瞧着这刺不常见,便忽悠想着从宫内这些奇珍异草里先查起。她眼观三方,但凡目光所及之处,样样东西都可纳入她的眼,便是连十丈远的蚊虫腿儿也没放过。

    少女穿着碧纱裙,背着手漫步于繁花草木之中。春风一吹,翠轻纱披锦随风而起,远远望去,像一只翩跹飞舞的蝴蝶。

    此时南海池对岸的半坡楼阁之上,有人正将此景收入眼底。

    方启瑞瞧着那一抹绿影,虽不知是谁,却已然紧张地头冒冷汗,这真要他命了。

    昨日梁公提起后辈,引出圣人兴致。今日圣人便召见这些门阀子弟来论学,一时起兴便要来南海池边观景作诗。方启瑞便立刻命人封守南海池以西区域。谁知刚刚圣人又忽然来兴致,带众子弟登高作诗。本来因南海池池面宽大,且池边绿柳森森,是瞧不见对岸如何。但登高之后却不同了,会把西对岸的尽收眼底。

    刚刚方启瑞已然在第一时间叫人去封守,然此刻看来却还是晚了。尽管距离遥远,辨不清对岸人的面目。但若被这些宫外的子弟们见到帝王后妃的身影,圣人一不高兴,他可要遭殃了。

    “奴失职,该早些叫人把池以南封守了。”方启瑞连忙赔罪。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