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第3/3页)
再挑明就尴尬了。
李明达便顺着李泰的话,取了字给他看。
李泰赞叹几句字好之后,便欲托辞离开,谁知父亲派人来叫他们兄妹过去。
李世民一见李泰便瞪眼看他:“来瞧你妹妹何事?”
李泰看眼李明达,行礼笑道:“回阿耶,儿臣想来看看妹妹,瞧她伤势如何。眼见她比儿子还精神,倒叫人觉得放心。”
李世民满意地点头,随即告诉李明达查案一事可以开始进行了,魏叔玉等人那边都已经下了密旨知会。
“阿耶,四哥也想参与进来办案。”李明达笑着凑到李世民身边,对其附耳几句话。
李世民立刻被她逗乐了,兕子的提醒极好。反正人已经够多了,也不差再多加一个李泰。这次的事或许真可以成为让他们兄弟间关系缓和的契机、李世民遂点头允准,“好啊,你们兄妹齐心,必能断案如神。”
李泰有些发懵的看着这对父女,不知李明达对李世民说了什么,但不管说了什么,效用很好,父亲果然容易他加入。
李泰忙高兴地谢恩。
兄妹二人随后出了立政殿后,李明达准备立刻动身,请李泰负责通知那些人,她则另有些准备。
李泰笑着点头,答应了她会去通知房遗直、魏叔玉、尉迟宝琪和芦屋院静等人,随即又高兴对她道:“那一会儿见,我的好妹妹。”
李泰眼眼看李明达离去身影,心里却是五味杂陈。他这个妹妹,倒真是比自己厉害几分。
……
李明达没有回去更衣,准备出发,而是急匆匆先去了武德殿见李惠安。
李惠安刚得了披帛,还有些高兴。这披帛是她最喜欢的一块,只因上面的花样特别。
李惠安一遍又一遍地摩挲着披帛上的一朵牡丹花样,似回忆什么,随即嘴角就浮现出很甜的笑容。
“贵主,晋阳公主来看您了。”
李惠安闻言,立刻从凳子上跳起来,欢快地跑出去迎接李明达。见着人,她就立刻扑进李明达的怀里。
“十九姐可是想我了?”李惠安在李明达的怀里抬眸,杏仁眼闪闪发亮,惹人怜爱。
李明达笑了笑,点头,随即被李惠安拉近了屋内。
桌上放了一块披帛,正是她让人送来的那块。李明达随之敛住笑容,问李惠安披帛是否属于她。
“当然是我的,姐姐不记得了?这上面有一朵牡丹,正是姐姐帮我绣的。”李惠安拿起来给李明达看。
李明达瞅了一眼,有些惊讶,“确是我的手法,瞧我这脑子,倒忘了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去年五月初三,你来这看我刚好瞄好了样子,哄我午睡的时候,随手绣的。”李惠安道。
李明达更为惊讶,“难为你记得如此清楚。”
“和姐姐的事,每一件我都记得清楚。”李惠安骄傲地挺胸扬头道。
“那今年上巳节的事呢?”李明达瞳孔紧缩,盯着李惠安。
李惠安愣了下,随即目光闪躲,表情很僵硬地表现出不解地样子,“姐姐是在说你坠崖那件事么?好可怕,我到现在还记得姐姐躺在血红血红河里的样子,好可怕,好可怕……”
李惠安突然抱着头,随即就哭了起来。
宫人们见状,忙去抚慰,又跟李明达说二十一公主当初因为目睹她坠崖的事后,就一直不曾好好吃饭,整日做噩梦,且大病了一场。
“做噩梦?大病?”李明达伸手抱住扑进她怀里哭得李惠安,不解地问其身边的大宫女香玉。
香玉点头,“贵主不愿让您和陛下知道,不许婢子们多言,连太医都不让请。”
“好大的胆子!她不许,你们便听了?若是公主身体因耽搁看病,而有个三长两短,你们谁担得起?”李明达厉害道。
香玉等人忙跪地请罪。
李惠安抓着李明达的胳膊,乖巧地晃了晃,求她别生气,这一切都是她的错。
李明达转而眯着眼看李惠安,见她正哭着,也不好再多言如何。这时李泰那边派人传话通知李明达,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李明达只好哄李惠安先冷静下来,至于心里的存疑,她只能等回头再说。
*
两柱香后。
李明达、李承乾和李泰三人到达了长孙府。
魏叔玉、尉迟宝琪和芦屋院静都已经长孙府外的乌头门处等候。
李明达穿着男装,身边跟着田邯缮和左青梅,还有几名同样穿着男装的女官。
当下唯有魏叔玉等被皇帝点名查案的人才知晋阳公主的存在,遂在府外时,大家都只能对李承乾和李泰行礼。
李泰的目光搜索了一圈,随即问:“房遗直呢?”
“递消息的时候他不在府中,也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已经给府里留话了,估计晚些时候会赶来。”尉迟宝琪道。
“先不管他,我们先去。”
李承乾说罢,便领头在前走,众人紧随其后。
尉迟宝琪还愣着,被魏叔玉硬拉着走。
尉迟宝琪眼珠子有些发直,盯着晋阳公主的背影。他、他,不,是她,竟然是晋阳公主!
公主的身形虽比他们这些爷们矮小了些,但作风很有英气,他之所以误会一定是因为这个缘故,而不是眼瞎。
一行人到了长孙府后,便做了分工。
李泰领着尉迟宝琪去查厨房,李承乾和魏叔玉则查当天宴会所有可能接触到酒菜的长孙府下人。李明达则带着芦屋院静负责长孙府的主人们。
李明达被分派的活儿最重,主要是长孙无忌那里不好对付。李承乾和李泰兄弟来都一致地不愿招惹,遂只能委托给李明达。至于芦屋院静,谁都觉得跟这个倭国人相处有些麻烦,遂干脆也让他跟着李明达。好歹这个芦屋院静是个男人,毛病再多,也不敢对大唐公主有冒犯。
这些人大概没想到,他们才刚分开,芦屋院静便对晋阳公主出言不逊。
田邯缮:“奴有一点十分不懂,却如何能保证蛇一定会咬郑伦?”
“有些蛇特别喜血腥,若是一条饿久了的,就很容易发起攻击。所以必须有人设计一个巧合,保证在放蛇之前,郑伦身上一定会有新鲜的伤口。”李明达琢磨完,立刻吩咐田邯缮去查实是谁在那日提审了郑伦,并且下手鞭笞他。
田邯缮还要伺候公主,且出行容易引人注意,故而这调查的活计最终就落在了程处弼的身上。
程处弼到监牢大门时,刚巧看到前方有名男子上了红枣骏马,正欲带着属下骑马离开。此男子身影清俊,风姿特秀,有这样气派的人,程处弼不需多想便知是房遗直。
程处弼忙喊他。
房遗直回首见是程处弼,笑了下,下马走过来。
房遗直今天穿着绀色天香绢衣袍,腰绑着月牙白玉带,很干净简单,却越发衬得他清俊雅致,谦谦温润。房遗直不论样貌还是性子都如散着淡淡柔光的明月,美却不炫目。想到这里,程处弼不自觉的就想到了魏叔玉,他和房遗直正好是个对比。魏叔玉刚好是样貌和性子都如烈日一般夺目,他刚烈不阿,特喜欢坦率直言,正随了他那位有名的谏臣父亲。
双方寒暄之后,未及程处弼问,房遗直像是会读心一般,就先开口告知程处弼那位鞭笞郑伦的官吏姓名。
“此人可有什么嫌疑?”程处弼问。
房遗直淡淡笑了,“说不好,尚没有实证。”
程处弼愣了下,随即见房遗直说有急事,要和自己告辞,也不敢多留他。
程处弼望着房遗直的背影发愣了好一会儿,终于意识到为什么从刚刚开始他觉得有地方不对。这房遗直是领了密旨同晋阳公主一起办案,但从开始到现在,他是只字不问公主那边的情况。
难道他就一点都不好奇公主为什么派他来?
房遗直回府时,正碰到他父亲房玄龄下马车,遂上前见礼。房玄龄得知他正着手帮公主查案后,便嘱咐他尽好本分,管好嘴。毕竟这件事被魏征参过一次,再不可出意外被他参第二次。
“不然你我父子都得被逼着在朝堂上和他论辩一番。最后争得面红耳赤,却与国计民生无关,到底有什么趣。”房玄龄感慨叹道。
“郑公事不论大小,皆严格处之,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过到底还是好处多。”房遗直笑了笑,伸手请父亲先行,他随后而至。
房玄龄捻着胡子点了头,于是再不提魏征,边走边问房遗直查案的情况如何。
“有意外收获。”
房玄龄:“哦?是什么?”
“暂时还说不好。”房遗直淡笑道。
房玄龄便不多问了,这孩子办事他向来放心,他只等着听最后的答案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