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父老劳军 (第2/3页)
身边的我,只从营长轻轻的几句话中,我便已窥见了当时战斗的惨烈。
全营军官死伤殆尽,这该是多么壮烈的一番景象啊!
在正面阻敌的我团一营,不愧是二一七团手中最为锋利的一把尖刀,只是这把尖刀,如今却已失去了它原本该有的锋锐。
还有我们三营一连……
二连好歹还有十几名战士幸存了下来,但一连……我忽然记起了老孔,那个耿直的可爱,却又有些犯浑的大胡子军官。
他果然,用行动兑现了他当日的诺言呢……
……
当我们这支残军回到长城脚下,准备进行一个短暂的休整的时候,却正巧遇见了后方的乡亲们来前线劳军。
方从前线退下来的战士们,方才将守了一整天,几乎已流尽了自己兄弟鲜血的阵地拱手让给鬼子的战士们!
面对如此热情淳朴的乡亲,只觉着喉咙似是被什么堵住了一般,都无法再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甚至于有好多战士,此时看着乡亲们捧在手中的饭食美酒,眼中已然泛起了晶莹的泪花。
而我的眼里,同样也早早的就蒙起了一层浓浓的雾气。
浓得,化不开……
有感于我二十九军将士在喜峰口前线血战,喜峰口附近民众自发的捐出了食品、药品等前线急需物资。
大家一致推举了喜峰口镇镇长陈子信、巡官苏润卿、以及开明士绅任辅亭等各界“三老”组成前线慰劳团,带着大批物资上前线慰劳我军抗日将士。
我们二一七团回到长城大营时,便正巧遇到他们劳军至此。
见到以这几位士绅为代表的众乡亲,赵旅长便立即带着我们王团长和其他几位旅部、团部长官迎了上去。
站在队伍中的我看着赵旅长与那几位领头的士绅笑着说了会儿话,便见到旅长带着其中一位身着锦衣的年老者走了出来。
“弟兄们!”
那位老者站在我们的队列前面,身体因激动都有了些微微的颤抖。
“鄙人是喜峰口镇镇长陈子信,我陈某人代表喜峰口的父老乡亲们,谢谢将士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