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第八十六章灿烂的大明帝国下 (第1/3页)
兴隆元年,国师颜书文在主持了祭天大典之后,就向朱慈烺请辞了,带着张雪涵云游天下,失去了踪迹。随后,朱慈烺开始了一系列的掌权活动。
朱由检在位期间,虽然前期做的很差,无法挽救整个大明于颓势,但后期在颜书文的帮助之下,将天下恢复一统,又真正的击溃了蒙古人,大力发展国力,为朱慈烺留下了丰厚的底子,史称崇祯中兴。
而朱慈烺继位后,除了为了掌权而安插一些自己人之外,并未对现行的政令进行更改,曹随萧规,子承父规,后世传为一段佳话。
当然朱慈烺并不是不想去动,而是不敢动。在朱慈烺看来,虽然拿话挤兑了颜书文,让他自己远离朝廷,但要是把局势弄的一团糟,那估计他会直接杀上京师,再换一个皇帝。
兴隆帝朱慈烺在位五年,最大的成就就是重掌安南,其他没有什么大作为,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是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进一步的稳定了治下江山,同时也为后面的君王打下了牢牢的基础,后人称兴隆之治。
兴隆帝十一子,自小喜爱书典,一直都在仓颉殿,墨道院厮混,其才华甚为先帝所喜,随立为帝,改元武德。
武德帝十四岁继位,在位七十年,期间杀伐再起,征战四方,国朝疆域虽不及蒙元时期,但也远迈汉唐,更关键是所开疆域,所服的民众都完全汉化,再也不会反复叛乱。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夏审美观盛行世界,华贵的华服成了世界普遍的服饰,汉族礼乐通行世界,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语言,精致的大明宝钞风行世界,大明帝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王。
而在千百年之后,华夏文明在世界上一直都是霸主,哪怕是陷入动乱时期,也仍旧将其他文明压的死死的。
不过这些都在颜书文离开这个位面世界之后,才慢慢发展开来,而现在的他,从皇城之中离开后,就带着张雪涵骑着马匹,畅游大明疆域,准备去寻找隐居了地方。
而颜书文的首站就是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邠州的三水县,这座县城在现代的名称是旬邑县,也就是在民国时期,爆出有乐经出世的地方。
颜书文的目标就是旬邑县治下的直道村,他看过民国的报道,知道载有乐经全文的古竹简,就遗落在该村外的一座,历史不可考的古庙中。
身为收藏控的颜书文,自然是不能放过,这个载有乐经全文的古简。
对于这个古简,他是非常有兴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