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灿烂的大明帝国下 (第2/3页)
虽然他看过乐经全文,但是那是经过他人的翻译和整理的内容,并不是原版的乐经。
要知道古代的书籍,特别是百家诸子以及先秦古籍的经典,大部分都是微言大义,短短的几个字之间都蕴含着精妙的义理,但由于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所翻译的内容自然也会不同,甚至它的意思都会相差甚远。
就像流传至今的周易,诗经皆为孔子整理古籍,加以删减统合而作,与原本的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虽然,古庙之中的用蝌蚪文书写的古简也不是原版的乐经,不过显然也是先秦之前的,不然为何两千多年都未曾现身直到民国年间。
不过即便这样,其与原版的乐经也极为接近,毕竟成书的年代放在那里,其书写者定是对乐经有极深刻的理解。
在民国的报道中写到,这份古简在明末,被直道村内一个叫文平人,又叫应熊的十六岁少年,在某日于古庙中躲雨时带走的。
而时至今日,颜书文也不确定那份古简是否在文平人的手中,亦或是仍然在古庙之中,毕竟如今的历史,可跟原来的大不一样了。
如今已是十二月份,临近年关。虽然天气寒冷无比,但是都无法阻挡老百姓过年火热的心。
颜书文穿着大袄子,披着素色的鹤氅,带着道童样的张雪涵从官道上走到了直道村,看着村内百姓幸福安定的笑容,他的心情也莫名的舒畅了起来。
“敢问道长往何处去?为何这新年时节来此地啊!”
走累了的颜书文,便在村里的一户人家讨了一碗水喝,那老猎户见他衣着不凡,就好奇的问了问。
“老哥。”颜书文淡淡的笑了一下道,此刻的他抛弃了脸上的人皮面具,一副皱纹满脸苍老的模样,叫老猎户一声老哥也不过。
“也无甚事,方外之人居无定所,有缘自然就来到这里。”
“哈哈,还是道长潇洒。”老猎户一听,不由赞叹道。
随后又热情的邀请道:“老汉也是孤寡一人,道长不若留下,一起过下新年,也免得孤零零一人寂寞。”
面对老猎户的邀请,颜书文也没拒绝:“如此贫道就不客气了。”
见颜书文答应留下,老猎户将大院中的客房打扫清理一下,随后张雪涵便负责将被褥铺好,在把日常用品放好,颜书文就此入住。
颜书文在拿到长生不老药之后,并没有急着服用,而是默默的调整身心,等候天时地利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