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新的战争四美日必有一战? (第3/3页)
维克党的末日看上去很快就要降临了。而在中国国内没有机会实现一下剿g理想的蒋介石,现在终于能在俄罗斯梦了,而且还是剿中g的老子党苏g。
蒋介石踏进这个作战室的时候,感到了一股杀气腾腾的气氛,他突然有一种轻微的不适应的感觉。他发现站在这里的国防军青年军官,早就已经不是他昔日的“好学生”了。这些经过了反苏之战洗礼的青年军官,无论是战场经验,还是军事理论,都已经远远超过了作为校长的蒋介石。而且谁都知道,一步步将国防军和中华民国带到现在这个高峰的人并不是蒋介石,而是国防军总参谋长罗耀国!现在这些年青的军人们,只是一脸傲气地ting立着,用一种如刀锋一样的陌生眼神向他这位老校长致意。而崇敬的成分,说实在的,蒋介石没有感觉到多少。老蒋隐隐感到,要想赢得这些打败了数百万苏俄大军的青年军官们的崇敬,只能用更加辉煌的战功!可是他又该到哪里去立下比灭亡苏俄更大的功劳呢?
就在他胡思luàn想的时候,远征军从参谋长杜聿明已经走到了作战室的大幅地图前面,准备向他这位新鲜出炉的蒋总司令讲解现下的最新战况了。
在大幅地图前面,并排摆了两个座位,毫无疑问就是给蒋介石和图哈切夫斯基的。两人互相看了一眼,也没有寒暄,就各自坐了下来。此时,在过去非常喜欢板起面孔训斥部下的蒋介石突然发现,面对着这批国防军的骄兵悍将,自己连说话的底气都有些不足了。他好不容易才挤出了几分笑容,冲着杜聿明点了下头,突出了几个字:“光亭,可以开始了。”
杜聿明冲着蒋介石和图哈切夫斯基点头示意,然后又打了个手势,大幅地图前面的几个照明灯突然就亮了起来,一下将巨幅地图照得通明。一个个蓝sè的箭头,在灯光下变得异常醒目,仿佛就是一把把利剑,马上就要穿透巍峨的高加索山,直刺到斯大林同志的心脏中去一样。
“现在俄罗斯高加索方面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推进到顿河北岸的重要城市罗斯托夫。”杜聿明用教鞭指了指地图上亚速海边上的一个小圆点。在座大部分的将领早就将俄罗斯地图背得烂熟,杜聿明此举纯粹是为了不怎么了解前线情况的蒋介石考虑,老蒋顺着杜聿明的教鞭很快找到了标注着中俄两种文字罗斯托夫。
“我军下一步,将以罗斯托夫为南下进攻大高加索山脉的大本营。在恢复了罗斯托夫一带的jiāo通设施和港口、机场设施之后。再将主力部队推进到顿河以南,然后采取稳步推进,步步为营的战术,bi近并夺取格罗兹尼、斯塔夫罗bo尔、索契等地,将红军bi进大高加索山脉。
在夺取大高加索山脉以北地区的同时,中国远征军所属的空军将和俄罗斯皇家空军、德国空军、bo兰空军(bo兰得到了文尼察到敖德萨一带的乌克兰地盘,以补偿旦泽斯克的损失)、bo兰海军(失去旦泽港后,bo兰海军进入了黑海,部署在了敖德萨港)一起展开歼灭红军黑海舰队,夺取黑海制海权的战斗。
消灭红军黑海舰队,控制黑海之后。中俄联军将在大高加索山脉的各个山口和黑海沿岸向红军发起全线进攻!攻击重点则将放在黑海沿岸,这一带地形较为平坦,而且又有bo兰黑海舰队的装甲舰‘bo兰军团’号可以提供火力支援,中俄bo德的空军也可以提供空中火力支援。因此我们将在这一线采取徐徐推进的战术,使红军误认为有可能阻挡我军的前进,而不断将主力投入黑海沿岸战场……
根据情报,目前大高加索山脉的红军约有30万到40万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对布尔什维克党最为忠诚的原苏联内卫部队。而且斯大林在莫斯科会战之时,曾经将一大批武器弹yào和军需物资运往第比利斯,因此高加索剿匪之战仍然会非常ji烈。红军很可能会据险坚守,希望各部做好苦战和承受伤亡的准备!”
接着杜聿明又开始解释其中俄联军的具体兵力配置和部署来了。他手中的教鞭在高加索山脉以北缓缓地勾勒着,点过了一个又一个步兵师的番号,划过了一条又一条重要的道路,重要的城市,似乎就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展现在了这幅巨大的地图上面。而坐在那里听取汇报的蒋介石,却已经有了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对于眼前的这场战争,他有了一种完全陌生的感觉!这场看上去规模不算太大的战争,居然动用16个军,48个师,64个炮兵团,80万参战官兵,5500mén各种大炮,超过1500架飞机,500多辆坦克,数十艘舰艇……这种规模的战争,那么多的技术兵器,海陆空三军的配合协同,都是蒋介石完全无法想象的,看起来他这个总司令真的只是个橡皮图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