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再赢一招 (第2/3页)
的说法,也是有限制与前提的。像秦国本来已经打了胜仗,赵国并主动提出议和,在这样的前提下,君主发出撤兵的命令,不管是什么人的建议,都是没有毛病的,如果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还要坚持“君命有所不受”,那就错了,也是愚蠢的。
似乎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白起只好服从君命了!
两年以后,秦王又发兵攻赵,因白起正在生病,便改派王陵率十万大军前往。这时赵国已用老将廉颇,设防甚严。
秦军久攻不下,秦王大怒,决定让白起挂帅出征!
白起说秦王“赵国统帅廉颇,精通战略,不是当年的赵括可比再说,两国已经议和,现在进攻,会失信于诸侯。这次出兵,恐难取胜。”
听白起的话,可以看出白起很沉稳,又很实事求是!
他没有曾因自己战胜过赵国,取得过歼灭赵国四十万大军的重大胜利而沾沾自喜,而是能够正确对待自己过去战功赫赫的真正原因,那并非因自己有多大的能耐,而是因赵国军队的指挥者无能同时,秦王这次仍旧让自己出征,以为仍旧可以取胜。
而白起却承认赵国有老将廉颇指挥军队,这次出兵,很难取胜。尽管白起这样对秦王说了,秦王仍不死心,便又派范睢去劝说白起。
可是,白起与范睢两个人的积怨很深,白起听说范睢来,便明白他的来意,连面都没和他见,称病推辞。秦王见白起不出山,就只好派王龁去攻打邯郸,结果攻不下来。
秦王只好又一次命令白起挂帅出征,白起仍旧称病不出!
秦王怒不可遏,削去白起官职,将他赶出咸阳。这时范睢又对秦王说“白起心怀怨恨,如果让他跑到别的国家去,将来必是秦国的祸害。”
范睢的话,明显是在添油加醋、火上浇油。范睢惟恐事情小,也惟恐白起活着。秦王听了范睢的话,连忙派人赐剑白起,令其自刎。
一代名将,就这样一命呜呼了
与其说白起是死在秦王手里,不如说是范睢要了白起的命
许多事实证明小人谗言不但具有颠倒黑白、疾贤妒能的作用,也能要了对手的性命
说出这番话的是谁,我并不知道,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白起的死因,从而能够让我想出应对的策略。
因为,依靠风雪亮银枪,是没有办法战胜那把自裁之剑的!
那我要怎么做?
很简单,化身范睢!
因为当年的他,逼迫白起自尽的,一旦是他出面的话,那么势必会引起白起的暴走,而这样的结果,就会让我找寻到丝毫的破绽。
我相信,到了我们这个级别,想要战胜一个人,仅仅是凭借丝毫的疏忽就能做到,所以我才是想到了这个办法。
当我将长枪甩收回来的时候,白起明显愣了一下,显然不知道我这样的举动是什么意思,望着我露出了迷茫的神色。
“战,还是不战!”
那把剑似乎都在配合着他的话,当他那句话说完的时候,手中的长剑已经是迸发出了一股子颤动,那颤动之中弥漫出来的是杀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