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一招败敌 (第3/3页)
举重若轻。
须知,这可是相当不简单,这种境界不同于内功修为。
武者修炼内功,那可以靠毅力,水滴石穿来打磨,终究有得成就的一天。
但是这种境界讲究的,纯粹就是你对一门武功的理解,是要靠悟性,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内力修为,可以靠奇遇,靠丹药,靠坚持来提升,但这种武学上的境界,是外力与耐力,都影响不到的,靠的,就是各人本身的特质。
若有这份特质,水平好点的,可能很快就能领悟掌握,差一点的,多练练,也能慢慢明白。
但若是没有这份特质,那就算你练到死了,也是毫无所得,没有任何用处。
当然,不是说所有武功,对这种特质的要求都一样。
这就是涉及到一个所谓的契合度的问题,有些人适合这种武学,能与其高度契合。
那他随随便便,就能很快上手,并且迅速掌握,更或许可以不停地推陈出新,这门武功到他手上能发挥出百分之一百二的威力。
但是,若换了另一种武学,他可能就傻眼了,磕磕碰碰,学了几年乃至十几年,都还不能入门,完全摸不着头脑。
这些情况,都是切实存在于武林之中的,同一门武学,在不同的人手上,哪怕两人修为一样,都会有差别。
造成这些差别的因素有很多,天生的根骨、男女的差异、学识的不同,等等,都是源头。
话收回来,秦无敌既然能使出这样一招,就说明,他在这门武学上,已然登堂入室。
或许他此时的功力还不够,这一招,暂且还不能威胁到李剑歌。
但是,李剑歌想随随便便就应付过去,却也不可能。
故而他才放弃此前的念头,直接使出他自己此时所掌握的最刚猛,也是他最精通的拳法大伏魔拳,来硬撼秦无敌这一招。
只见李剑歌一拳击出,打在那漫天拳影之中,须臾间,那一团纷纷扰扰的拳头残像,尽皆就化为乌有。
两人的拳头,已然相接,就在此瞬间,但听得一声闷响陡然传出!整个高台随之猛地一震。
紧接着,劲气爆射,四泻的拳力,竟凭空掀起了一股疾风,以二人为中心,扩散出去。
场下众人只觉耳鼻兀地一抽,不由发出一阵低呼,随即,相顾骇然。
拳风扩散了十余丈方圆后,才渐渐消散,但直至三十余丈后,还能使得湖边垂柳的枝桠晃动飘飞。
在场上,秦无敌在招式相接的刹那,便感到一股难以抗拒的巨力袭来,这股力道是如此的刚猛,他立刻明白,自己完全无法匹敌。
秦无敌只觉眼前的李剑歌,似乎化身成了怒目金刚,正在使出无量手段,降妖除魔。
而自己,就是那个被降服的妖魔,在神佛未现身之前,可以兴风作浪。
但神佛出现之后,妖魔便立刻被打回了原形,在浩瀚的神威之下,一触即溃,根本没有任何抵挡的可能。
下一瞬,秦无敌浑身汇聚起来的气劲,立刻被击得四散,身形在巨力的裹挟之下,向后暴退。
连退了十余步,秦无敌才堪堪站定,他摸了摸拳头,除了少许的痛楚外,却并没有伤势。
他抬起头,看到李剑歌的笑脸后,才回过神,明白对方已然手下留情。
霎时间,秦无敌百感交集,不知是该喜,还是该悲。
他本以为自己对李剑歌已有了足够的估量,到头来,却发现,原来他还是远远的低估了李剑歌。
胸前气息一泻,秦无敌垂下了脑袋,沮丧无比地说道:“没想到,我连你一招都挡不住,还说三十招呢……我输了……”
秦无敌感到羞愧难当,又朝李剑歌俯首一拜,旋即纵身跃下高台,跟着毫不停歇地向外跑去。
不一会,他便几个起落,消失在远处。
一招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