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三排长1 (第2/3页)
我们身边的朋友,战友,身后的亲人也被敌人是伤害,所以说在敌人面前不能讲仁义。”
“有个“仁义之师”的故事,我给大家讲讲,古代有个国王叫宋襄公,他领兵和楚国大将在河边打仗。楚军开始渡河,向宋军冲杀过来。宋襄公手下大将说:“楚兵多,我军少,趁他们渡河之机消灭他们。“宋襄公说,“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宋襄公手下大将说:可以进攻了。宋襄公说:等他们列好阵。等楚军布好军阵,一冲而上,大败宋军,宋襄公也被楚兵射伤了大腿。宋军吃了败仗,损失惨重,都埋怨宋襄公不听手下大将的意见,宋襄公却教训道:“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当作战时,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
后人把宋襄公称为“猪一样的将军”,因为他对敌人的仁义,让自己的士兵死伤无数。慈善要分用在哪里,对待我们自己人,一定要慈善,对待敌人就不行。还有个“农夫和蛇”的故事。从前,在一个很冷的冬天,一个农夫发现一条冻僵了的蛇,他很可怜它,就把它放在怀里温暖蛇,当他身上的热气把蛇温暖以后,蛇很快苏醒了,露出了残忍的本性,咬了农夫一口,农夫中了蛇毒,临死之前说:“我竟然去救毒蛇,就应该受到这种报应啊。”这个“农夫和蛇”的故事,还有“仁义之师”的故事,都是对敌人讲仁义的反面教材。
三排跟我出去追击敌人的战士站起来讲一下,三排长当时怎么做的。”
有一个战士站起来说:“当时我们我们追上了最后的五个小鬼子,四个鬼子兵和一个鬼子的中队长,其中三个小鬼子埋伏在左边,指挥官和一个小鬼子在右边。杜将军和三个左边的小鬼子在战斗
。我们围住了旁边的一个军官和一个小鬼子。三排长说,就这两个小鬼子我们。我们和他们决斗,他们也跑不出我们的手掌心,于是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