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论学-数 (第2/3页)
白纸,只见纸上皆书写着大大的“二十三”这个数字。
原来,丁靖出的这道题很简单,从数三、数七都余二便可知,斥候人数一定比三、七的公倍数大二,而3和7的公倍数实在太多了,不过从题干内容可知,斥候人数的前提量是一队。
在汉初的军制之中,一队斥候的人马通常在三十人以内,而3和7的最小公倍数,刚好是二十一,所以两院最后才推算出斥候队的人数为二十三。
看着两院相同的答案,丁靖也笑着点了点头,宣布道:“不错,第一道题目的答案就是‘二十三’,两院第一题皆得正解!”
随后,丁靖又立即出第二道题目,言道:“两院师生请听第二题!”
“今日晋阳市井中有一鸡贩,其卖一只鸡翁设价五钱,卖一只母鸡设价三钱,卖三只鸡崽设价一钱;现在有一个人拿一百钱买了鸡贩的一百只鸡,请问买得的公鸡、母鸡和鸡崽各有多少?”
丁靖读题完毕之后,立即又有士卒点好短香,开始解题倒计时。
而听完丁靖的题目之后,两院师生的表现却是迥然不同,并州学院这边显得一脸轻松,似乎并不把这第二题当成了什么难题。
倒是鹿门书院这边的师生中,却有不少人眉头紧皱,一时间竟然是不知道该如何计算,连司马徽都微微露出了一筹莫展的神色。
“孔明,你是我们中最精通数术的,你可能解出答案?”
就在此时,庞统等人却是围在了诸葛亮身周,想看看诸葛亮能否解出题目出来。
诸葛亮又将丁靖出的题目默念了一遍后,才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应该可以算出来!”
得到诸葛亮肯定的回答,众鹿门师生皆是神态一松,纷纷屏气凝神地看着默默计算答案的诸葛亮,不敢有一丝打扰。
终于,在一刻钟耗尽之前,诸葛亮终于解出了答案,当即在白纸上奋笔疾书,将答案全部呈写在了纸上。
随着诸葛亮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