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论学-书 (第3/3页)
待大声朗诵完毕之后,丁靖却是又看向两院师生问道,却发现两院师生皆目光恍然地盯着他丁靖。
虽然知道丁靖擅长作诗,但是丁靖曾经作的诗歌,皆是豪迈无比、一往无前的风格,何曾像此刻这般绵绵温柔、摧人心软。
原来,当丁靖将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朗诵出来后,校场内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感同身受、思绪难定。
只因为《水调歌头》的词言中,所展现的那种悲欢离合之情、家亲相守之望,正是这个乱世最刻骨铭心的期望。
在当今这个世道下,谁家不是妻离子散?谁家不是悲欢离合?谁家不是朝不保夕?
因此,虽然《水调歌头》的格式与当世诗歌迥然不同,但是在听到丁靖的朗诵之后,哪怕内心最坚强的男儿,都不禁有些心神恻然,甚至有感性者更是嚎啕大哭。
“主公,可否告知这首诗歌的名字?!”就在此时,丁靖身旁的钟繇却是站了起来,看着丁靖急切地请问道。
从丁靖刚刚开口朗诵之时,钟繇就已经背下了这篇诗歌,如今他只想知道这首诗歌有没有名字。
丁靖看着钟繇,凝眉肃言道:“它就名为《明月几时有》!”
当即,钟繇立即找来纸笔,将丁靖刚才朗诵的诗词,一字不落的全部撰写了下来。
……
这时,丁靖再次看向校场内的两院师生,对着众痴痴恍神的师生,高声催促道:“请两院速速默写诗歌!”
听到丁靖的催促声之后,两院师生才如梦方醒,立即开始准备奋笔疾书。
并州学院这边书法最好的,当然是蔡邕这个院长了,不过蔡邕身为当世大儒,若是要他出手的话,就显得有些以大欺小了。
当即,蔡邕指派学子中的书法最佼佼者,也就是让杨修出阵默写诗词。
另一边,鹿门书院也派出了自己最善书法的学子,正是襄阳马氏一门最厉害的子弟马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