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曹丕劝父 (第2/3页)
的一套新的统治结构。”
“总而言之,这立宪政权是十分新颖的事物,孩儿在这里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若是父亲同意和大将军共建立宪政权,那么我会立即回信给大将军,请大将军将立宪政权的详细章程,传交于父亲浏览的。”
听着曹丕这一套一套的新理论,曹操只觉得雾里看花,有些似懂非懂的样子。
不过,曹操对曹丕的话语虽然感到混乱不解,但是却知道了一个概念,那就是皇帝的权利似乎被限制了。
当即,曹操看着曹丕的眼睛,有些气愤地言道:“这立宪政权之下,天子又该如何自处?”
曹丕解释道:“天子仍旧是天子,皇帝的位置依旧世袭,只是皇帝的权力,将被全部剥夺,只成为社稷的象征。”
听着曹丕的这番话语,曹操只觉得彻底惊呆了,他想不到丁靖构建的立宪政权,居然会如此的大逆不道。
要知道,就算是他曹操现在权倾朝野,却也不敢把皇帝的权力全部给剥夺了。
依照丁靖的立宪政权所规范,这皇帝简直就是一个虚有其表的傀儡,而且还是一个世袭的傀儡。
……
其实,丁靖当初提出立宪制的概念,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毕竟,立宪制对这个时代而言,是一个新奇和夸张的理念。
而且,立宪制的推行也有其条件,那就是必须让国家的商业和制造业十分发达才行,因为只有工商业足够发达,宪法才能保证其主动性和持续性。
否则,一个依靠农业为尊的国家,是不可能让宪法有活力的,毕竟农民没有商人和工人的积极性,对自身的权利追求不够,永远都处于被动的局势之中。
好在经过丁靖的不懈努力,河北的商业和制造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俨然改变了以农耕为主的国情,变成了以农、工、商三足鼎立的生产国情。
这样的生产格局,其实和千年后的宋朝有些相似,宋朝之所以能够经济异常发达,甚至还出现“祖宗法”这个宪法雏形,便是因为宋朝的生产格局变成了“农、工、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