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曹丕劝父 (第3/3页)
三足鼎立”的模式。
可惜的是,宋朝时期虽然经济发达,但却是典型的偏科发展,封建制的政体和近工业化的生产格局,彼此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再加上最后蒙古南下,以至于宋朝没有完成涅槃的机会,政体未能随生产格局而转化,便彻底的胎死腹中,着实令人感到悲叹。
如今,丁靖让自己治下的土地上,形成了农、工、商三足鼎立的局面,便也必须为了这个局面做出政体的改变。
如果丁靖依旧保持大汉现有的政体,那么一定会对着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甚至会引起前功尽弃的结果。
正是如此要求之下,丁靖才会提出立宪制这个理论,毕竟历史的潮流已经完全证明了它的有效。
不过,哪怕经过丁靖的努力发展,这河北的局势依旧达不到近代工业化的地步,所以丁靖的立宪制中,有些明显不可能行得通的条目,全部都给删改了。
……
似乎感受到了父亲曹操的惊怒,曹丕也有些怅然地言道:“父亲,我知道您一时间接受不了这些,毕竟当初大将军提出这个立宪制的概念时,整个河北上下也和您现在的反应一样,都是一片的惊愕愤怒。”
“然而,经过刻苦的研究和完善之后,却发现这立宪制的确是有效可行的。”
只是,无论曹丕如何说话,却依旧改变不了曹操阴冷的态度。
忽然,曹操凝视着曹丕,问道:“丕儿,你实话跟我说吧!丁靖提出的这个什么鬼立宪政权,是否就是用来故意为难我曹操的?以此才能给他丁靖开战的借口!”
曹丕闻言一愣,连忙解释道:“父亲,这怎么可能啊!从这个立宪制的理论被大将军提出,到之后完善理论而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那可都是真真切切的为国而用,怎么可能是故意拿来为难父亲的呢?”
“可以说,为了完善立宪政权实施的可能性,大将军在其中进行各种推演所耗费的力量,就足够完成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了!”曹丕肃然地言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