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极东归服 (第2/3页)
之名后,也会吓得不敢再啼哭。
而公孙度身死之后,整个辽东军也陷入了崩溃分裂的境地之中,许多人觉得辽东必被丁靖军夺取,当不得再继续抵抗。
于是,辽东便有许多军伍和城池,纷纷选择了向张辽投降,如公孙度麾下的部将卑衍、伦直二人。
当然,也有人不甘就此屈服,比如公孙度的第二子公孙恭。
在公孙度死后的几日里,公孙恭便接替了辽东军的大权,不过公孙恭也知道现在军中胆锐尽损,不宜再和张辽军攻伐。
因此,公孙恭便舍弃了富庶辽东郡,直接引军向东退至乐浪郡,并且派人前往高句丽,从高句丽大量的征兵征粮,准备再继续和徐荣军抗争。
……
一个多月之后,徐荣的大军也抵达了辽东襄平,成功和张辽军完成会师。
有了徐荣带来的大量军伍粮秣,张辽的内心也算是放心了,立即将辽东现在的情况,全部告知给了徐荣。
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当徐荣得知公孙恭这个余孽远遁乐浪之后,便立即决定要继续乐浪、高句丽二地。
甚至在他徐荣的内心之中,还有一个更加勃大的雄心,那就是将三韩等地也一并攻取征服。
于是,在辽东军稍微修整半个月之后,徐荣便领着大军继续向东面进攻,而张辽依旧充当大军的先锋。
此时,张辽的名声早已经传遍了整个远东,闻听张辽领军到来之后,所有人都吓得肝胆俱裂,引军投降者不计其数。
而真正有胆子顽抗的军伍,却也完全不是徐荣和张辽的对手,全部被彻底碾碎在铁蹄之下。
当大军抵达乐浪郡的时候,公孙恭依旧冥顽不灵,居然带着临时征召的高句丽军,和徐荣、张辽等人进行大决战,想要用人数的优势挽回颓势。
不过,乌合丧胆之众,如何是精锐大军的对手?
仅仅反抗了两个月,公孙恭麾下的军伍,便被彻底打败,而公孙恭本人更是自刎于平壤城。
公孙恭丧命之后,公孙度残留的势力,也算是再没了威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