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225章 如火如荼(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第225章 如火如荼(三) (第1/3页)

    当李飞再回到辽阳城的时候,已经进入冬天了,安东下了第一场雪,白茫茫的一片。

    虽然是寒冷的冬天,万物枯寂,但因为李飞把自己的家当几乎都砸在了辽东,许多产业在他的投资和引导下大规模发展了起来。

    也不仅仅是李飞自己投资的产业,他也鼓励安定的普通百姓生产,鼓励安东的商人也进行投资等等。

    发展有时候就是一种气氛的带动,有气氛便有活力。

    如果是如往年一样的一潭死水的情况下,普通商人肯定很难下定决定投出自己的家当,但在李飞的带动下,安东已经呈现一种热火朝天的活力,原本在安东经商的商人们自然而然的也被带动,进一步刺激安东的活力。

    整个安东好似一下子回到了‘青年’时代,人们在这种气氛之下,都不知不觉的干劲十足。

    这不仅是安东有史以来最有活力的一个冬天,也是安东第一个不挨饿的冬天。

    因为各种产业李飞都是冲着大规模量产去的,规模都不小,需要的工人自然也不少,单单就兴修水利这一条,就有数万人参与。这可不同于以往朝廷的无偿徭役,而都是有工钱的。

    以前穷困无着落的人都当了拿工资的工人。

    手有余钱了,在加上从江南源源不断海运来的粮食,安东的粮食价格比往年都低,而且管够。往年粮食不够吃的人,这几个月都通过工作拿到了工钱,又购买到了足够的粮食。

    民以食为天,普通百姓追求的永远都是衣食无忧,一个不用挨饿的冬天足以让他们脸上的笑容不断。

    另外,趁着这个冬天,安东大酒坊的第一批酒起酿。

    多达五百人一起参与酿酒,每日的酒产量都达到两万斤以上。这是李飞准备获取战马的途经,由此也可以见李飞的雄心。

    李飞没有时间慢慢把蒸馏酒的名声打出去,所以他用了最激进的办法。

    最开始的四万斤酒,被他装在一个又一个半斤装的坛子里运往北面的渤海国,室韦诸部,以及西面的广阔草原。全部都是以‘送’的方式‘洒’出去的,就算是契丹,也被李飞有意的让他们‘劫走’了上三千斤左右的酒。

    因为要尽可能的隐藏蒸馏酒的原理和技术,蒸馏酒自然不能直接叫蒸馏酒,所以李飞为自己生产的蒸馏酒起了名字叫‘安东烧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