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蔡文姬 (第2/3页)
李松被王邑这么一问,立马傻眼了,我能有什么高见!李松腹诽道,李松对于治理地方来说,那是十窍通了九窍,唯独一窍不通。
“不错不错!文都果然大才!”李松说罢,拿出并州牧、左将军印绶,对王邑道:“王邑听令,我代表朝廷,任命你为河东郡太守,现在开始你便行驶太守权利。”
王邑在在见到印绶后,大吃一惊,虽然猜到了眼前的年轻人来头不小,可万万没想到会是自己的老板,并州牧、左将军李松。
“谢将军!”王邑急忙跪拜道,毕竟现在河东面上是朝廷的,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是人家李松的。
“太守印绶不在我的身上,你随我回安邑后,在将印绶给你,起来吧!”李松说道。
王邑从地上起来,拱手道:“还请将军宽限几日,待我将此地一些事物处理后,再跟随将军去安邑。”
“我们还要去巡视其余各县,不便在此久留,你既然有事还需处理,那就等你处理好后,自己去安邑,我会派人留在这等你。”李松说道。
“一切全凭将军吩咐!”王邑拱手道,李松和王邑在讨论一会,同时将接济河东郡的事情交给他后,便离开县衙,第二天继续上路。
李松等人一路走来,到了平阳县,行至一处汾河支流处,忽闻远处传来一曲琴声,悠扬的琴声中,透露出对与乱世的无奈,逃难的困苦,以及对于死去亲属的哀悼。
李松等人寻着琴声顺流而去,来到一处凉亭,见到亭中坐着抚琴之人,脸上面纱掩面,看不清相貌,却是二八芳龄的少女。
“好!”待少女一曲弹吧!李松拍掌叫好!走上凉亭,作揖道:“这位娘子,小生这厢有礼!”
没怎么跟古代女子打过交道的李松,其实不知道怎么去称呼一个少女,曾经在一些书上看到过,在古代宋朝以前称呼未婚女子都叫娘子,也就是相当于现代姑娘的意思。
虽然不知对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