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蔡文姬 (第3/3页)
也不知道妥不妥,总之,走一步算一步,到时再说,李松用眼角偷偷观察前面少女的变化,心中忐忑不安,要是被人误会为登徒子怎么办?
“公子,奴家有礼!”少女起身对李松等人道了个万福。
双方见礼后,李松松了口气,抬头看去,才发现这亭中除了眼前的少女外,在少女旁边还有一个少女,从她的装扮来看,应该是眼前这个少女的丫鬟。
把目光从丫鬟那移回少女的身上,李松仔细打量着少女,虽说蒙上面纱看不清容貌,却是从她那双水灵灵的一双大眼睛,猜测应该是一位长相水灵的姑娘。
“小姐!眼前的公子好生奇怪,竟然盯着小姐,在那发呆!”丫鬟在少女耳边轻声嘀咕道。
“小桃!休得无礼!”少女回头白了一眼身旁的丫鬟道。
“娘子莫怪!小生失礼了。”李松这时才反应过来,这样盯着一个姑娘看,是一件失礼的事情。
“小生闻琴声而来,冒昧之处,还请娘子见谅!”李松作揖道,“小生李松表字元柏,西凉陇西人氏,敢问娘子芳名,哪里人氏?”
“奴家蔡琰表字文姬,陈留郡圉人,高阳乡侯、汉左中郎将蔡邕之女。”少女道个万福道。
没想到眼前的人竟然是蔡文姬,东汉三国时,赫赫有名的大才女,她博学多才,精通音律,这些跟她爹的教导有关。
至于他爹便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而蔡文姬的文学和书法便是在她父亲熏陶下,颇有造诣,后来更是超越其父。
李松脑海中浮现有关蔡文姬的资料,蔡文姬一生坎坷,早年随父蔡邕流浪到河东,嫁给河东望族卫仲道,谁料卫仲道早死,又恰巧遇到了匈奴入侵,蔡文姬被左贤王掳走,在北方生活了十二年,最后被曹操重金从匈奴人那里赎回来。
这时的蔡文姬才回到阔别了十二年的故乡,却又舍不得离开自己的两个儿子,于是便谱写了胡笳十八拍的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