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四章 右辅都尉王元祐 (第2/3页)
原本历史中,太子就是依靠这些仓促召集的军队,和刘屈氂同样仓促召集的长安临近郡县的军队,在长安城大战了几天几夜。
不过这一次情况完全不同了,太子刘据依然是仓促召集的军队,人数依然只有两三万。可刘屈氂带来的则是九万真正的大汉官军,虽不是身经百战的精锐,却也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
这是一场悬殊过大的战争,早已注定了结局,不到两个时辰刘屈氂就攻破了长安西门。这时候太子只能亲自前往长安北军大营,以皇后之命,令北军护军使任安出兵御敌。长安北军隶属皇帝禁军,是两支长期驻扎在长安城内的精锐大军之一,足有六千多人。而另一支便是霍嬗统领的南军,南军常随皇帝左右,并不常驻长安,地位也略高于北军。
任安一时也看不清情况,便在北军辕门外接受了太子命令,不过返回北军大营后,他便下令紧守营门按兵不动。最后太子刘据无奈只得将剩下的军队全部撤入未央宫,打算死守未央宫。
到了午夜子时,刘屈氂的大军已经将未央宫团团围住,而除未央宫外的地方,战斗已经基本结束了。未央宫的战斗比起长安城的战斗更为激烈,这里剩下的都是真正忠于太子的军队,他们已经无法再后退半步,只能依托未央宫的防御开始死守。
当未央宫的厮杀响彻整个长安城的时候,安阳侯府的侧门缓缓打开,一辆普通的带顶马车在一个老车夫的驱赶下缓缓驶出了侯府。车辕之上除了老车夫便只有一个身穿白衣的年轻侍女,安阳侯府的人都知道,这个侍女是棠小姐的贴身侍女。
马蹄踏过了空旷的长安大街,车轮在石板地面碾压出咕咕的响声,一路向着长安北门而去。
如果有人一路观察这辆马车,就会惊奇的发现,这辆普通的马车行进的速度不快不慢,却总能看似巧合的错过一队队往来在长安街头的军队。无论是那些奔赴未央宫战场的军队,还是从战场上退下来修整的军队,他们即便相对而行,也总会在即将照面的路口巧妙的错开,或是马车突然转入另一条道路,或是那些往来的军队变换路线。总之一路跨越了大半个长安城,这辆马车都没有与哪怕一个士兵照面。
马车之中坐有四人,李妍咬着嘴唇,一左一右的怀抱着霍成君和霍安,霍棠盘坐在车厢之中,他的膝盖上放着用锦缎包裹的墨眉剑。相比于李妍的紧张和两个孩子的恐惧,霍棠显得悠闲多了。
“嫂嫂不要紧张,在转过一条街就到北门了,出了北门这长安就再也困不住我们了!”霍棠脸上还带着笑容,语气轻柔而又让人信服的说道。
李妍这个时候自然不如霍棠这般镇定自若,只能重重的呼出一口气,强行让自己镇定起来,她只是下意识的将两个孩子抱得更紧。
长安北门如今已经被刘屈氂所占领,城门也早就紧闭了,甚至这里还留有一支三千多人的军队驻守。三千人的军队,从北门的门洞一直到临近的一条大街满满的全是人。
北门驻军列阵以待,面朝着长安城内未央宫方向。在这些士兵的最前方,一个身穿皮甲的将军,斜坐在一架拒马之上看着长安大街,他的眼中一辆普通的马车突兀的出现在夜色中,徐徐的向着北门驶来。
这个将军模样的人只有不到三十来岁,不过他年轻的脸庞上却有着无尽的沧桑,仿佛此人经历了数之不尽的大战,一身铁血金戈的气息,似乎他一人斜坐在哪里就有千军万马,有尸山血海.....
马车越行越近,最后驶到距离年轻将军仅有三丈的地方,马车才缓缓的停了下来。
年轻的将军神色肃穆的站起身来,当他起身的那一刻,他身后三千士卒在没有任何号令和指挥的情况下,三千人齐齐上前一步,同时手中兵器重重的向前一压。三千人宛若一体气势如虹,仅仅这一个动作,仿佛就可以将整个长安城镇压。
“踏.....踏....”年轻的将军迈开脚步,每一步落下,皮靴就与地面撞击出一声轻响,他每走出一步,北门的气氛就肃杀一分。
三步之后,整个北门的气氛已经诡异而又肃杀到了极致。不过就在此时,马车之中一个轻柔悦耳的声音,如珠落玉盘般的响起。声音清脆仿佛美妙的音乐,原本肃杀的气息瞬间消散的无影无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