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六章 不一样的匈奴单于 (第2/3页)
”汉武帝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张安世,有些急切的问道。汉武帝在位几十年,自然也有一些秘密的消息渠道,其中一些消息更是可以绕过外朝直达汉武帝。
“贰师将军在肤施已经与匈奴人交战数日了,目前战况不明。”张安世继续答道,这个时代消息传递困难,时间长不说准确性也极低。
“知道了,下去吧.......时刻注意长安城的动向。”汉武帝摆了摆手,好像有些疲倦了,便让张安世退下。对于长安城的民心涣散和流言蜚语汉武帝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只是让张安世多注意一下。
“臣告退”张安世躬身退下。汉武帝便又转身看向了身前的海棠。
这株曾经被卫子夫悉心照料过的海棠,如今已是枝叶杂乱,再不复往昔的容姿。没了主人的照料,它就如路旁的野树一般毫不起眼。汉武帝最近时常前来椒房殿,这里已经没有人住了,也没有宫女侍卫,殿外的石板上也长满了杂草,昔日恢弘的椒房殿尽显荒芜。
回忆总是苦涩的,尤其是这种睹物思人。刘彻贵为帝王却也免不了七情六欲,当卫子夫已经不在这椒房殿的时候,他还是踏入了这片已经荒芜的宫室,来寻找属于他与卫子夫的回忆。
刘彻的一生有几个挚爱的女人,有留下千古佳话金屋藏娇的陈皇后,有死后还以画卷慰藉相思之苦的李夫人,还有如今陪伴着这副年迈之躯的钩弋夫人,最后便是这个留下无数遗憾的卫子夫。
“皇后......”汉武帝对着杂乱的海棠低声念了一句,好像他有很多话想说,却最终又一句没有说出口。
其实到现在都还有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不过因为朝臣都在忙着混乱的战事还有册立太子之上,几乎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皇后卫子夫已经死去大半年了,但是汉武帝却从未正式下诏废除过卫子夫的皇后之位。
而当年汉武帝在废陈皇后的时候,明确的下了一份诏书,上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废黜后位,移居长门。’可到现在汉武帝还没有下过任何一道废黜卫子夫皇后之位的诏书,甚至连收取皇后印信绶带的机会都没有。
五原郡以北的原野之上,一支八万人的骑兵队伍浩浩荡荡的向南而行。这正是霍光以清君侧之名而起的八万大军。他们没有从正常的雍州之地入右扶风再到长安,而是选择了绕道北上,来到了已经沦陷的五原郡以北。
“大都督,为何不直接取道雍州入长安,还要跑这草原上绕一大圈?”上官桀骑行在霍光身侧,这个问题他也憋了很久了,眼看九原城近在眼前,终于上官桀还是忍不住了。
“你们三人可知为师用意?”霍光没有立刻回答上官桀,而是问向了另一侧的几人。
能让霍光自称为师的,自然是刘进、刘细君、赵阴华三人。
“老师是担心匈奴大军吧?我军绕到匈奴后方,是想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赵阴华当即说道。三人中赵阴华的年龄较长,加上近年来一直在霍光身边,最近又协助霍棠处理枢密院事务,她的眼界智慧早已今非昔比。
“与匈奴人交战还需伺机而动,先来北方五郡,主要是为了收拢散兵的。符离侯十几万大军,我不相信就这么垮了,他们一定四散在朔方并州一带。另外我总感觉这次匈奴人不简单,虽然不知道他们与符离侯具体交战过程,但要如此快速击败符离侯,还逼得他拔剑自刎,这次匈奴的对手绝对不简单,仅靠咱们这八万人恐怕也难以击败匈奴二十万大军。”霍光神色郑重的说道,言语中更是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不去长安了?”上官桀有些不解的问道,听刚才霍光那话,好像要先与匈奴二十万大军分个高下再去长安一般。
“传令下去,立刻分出队伍,五千人为一军,分别前往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五郡收拢残兵。另外小心些,匈奴人没有携带粮草,他们肯定在掠夺大汉的牲畜和粮食,此去收拢残兵定会遇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