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上浇油泼脏水 (第2/3页)
咔咔有声,紧接着,他抽出高高的鼓架上的双棍,咚咚咚——有节奏地敲打起来,鼓声震天,屋顶和树上的鸟儿惊飞,像无数飞镖射向天空。
此鼓用途有二,一是鸣冤,韦城主听到鼓声,就会从内院赶到大堂,即使睡着床上也要起来,否则击鼓者敲个不听,他睡也睡不踏实,鼓声太吵人,而且无权进内院直接找城主,役卒也不敢阻拦击鼓者,这是祖传下来的规矩,韦城主一向标榜勤政爱民,他一听到鼓声就会立即赶往大堂,否则鼓声持续太久,会被城中听到鼓声的民众认为他故意拖延时间,懈怠懒政。
所以,正常情况下,最多敲到十下,韦城主就会从内院匆匆赶来,常常是边穿衣服边跑,而且距离百步左右必大声喊:“别敲,别敲,快停下来——本官来了——”大堂后门通常会有两个役卒,老远听到韦城主的喊声,就会迅速跑到击鼓者身边大喊:“老爷来了!”不这样的话,鼓声很响,敲鼓者听不见。
今天,役卒敲鼓,咚咚咚,宏大的声音传遍全城每个角落,百姓以为是谁在击鼓鸣冤,心想:“这是谁呢?”羊石城不大,鸡毛蒜皮的事情不久就能传遍全城。
他们在下棋看舞蹈和杂耍等娱乐之外,需要靠这些张家长李家短的事情来填补精神上的空白之处,而诉讼案件往往比较大,更能激起他们探秘的欲望,具有很强的悬念。
但是,今天令他们感到十分意外的是鼓声敲个不停,远远超过了往日的界限,十下,“看来发生大事了!”人们在心中嘀咕,“赶紧到衙门看看吧!”于是许多人有秩序地向衙门走去,年轻人想跑可是不敢跑,队伍中有老年人,他们跑不动。所以尽管他们内心如猫抓一般难受,但是只好忍耐着跟随队伍,保持队形。
人群从东西南北方向而来,因为城主衙门处在羊石城的中央位置。
他们站定后,自觉地停止说话吵闹,静静地注视着衙门宽阔的大门,有人实在忍不住,但是长期的风气浸润,他们不敢推挤前面的人,顶多只是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向里张望。衙门前的广场已经人山人海,万人空巷。此时鼓声停止。
稀娃在大堂里面已经看见台阶下的众人,他不免有些忐忑,于是将马辩等人召集起来商议对策,一致意见是如果民众造反,就从暗道逃跑。好汉不吃眼前亏,三十六计走为上,大汉的文化他们也懂得一些。要想明智,要想活得更好,必须要善于学*汉的文化甚至习俗,他们感到匈奴等族在很多方面不如大汉。他们擅长骑射。其他的相对较弱。
众人将各自应做的事情都回忆了一遍,然后,他们手握拳头,互相鼓劲、加油:“成败在此一举,苟富贵,勿相忘!”
然后,稀娃猛地晃晃了脑袋,想让自己稍有些混乱的大脑变清醒一些。然后他大踏步走出大堂的大门。只见他走到离队伍前排最近的位置站好。目光扫视人群。他发现一些人露出震惊的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