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传书做月老 (第2/3页)
族内长辈。然后,他来到魂牵梦萦的鸿儒书院。
院内草木菁菁,鸟鸣婉转,这里是他得到启蒙、增长智慧、获得友谊和爱情的地方,他在这里曾洒下多少快乐的笑声和悠扬缠绵的琴声!虽然阔别已久,但是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好像都在欢迎他故地重游,这里多么温馨,多么让人留恋啊!周瑜徜徉在书院里,桂树尚在、海棠依旧,看上去如此亲切,当时少年同学,意气风发,一幕幕在脑海浮现。
如今时过境迁,人去楼空,他不禁感慨万千,心想:等日后成就大业,一定要重振书院,让这里成为学子求知的圣殿。他流连忘返,随从见天色不早,轻声催促他。周瑜不得不辞别书院,跨上骏马,向江东飞奔而去。
到了家里,他首先禀报母亲,周老夫人听到后非常高兴,她早就想抱孙子了。几年前,刘珏的辞世让她痛不欲生,一度没心思考虑儿子续弦之事,另外,她见瑜儿悲痛欲绝,很长时间,不敢跟他提及此事,以免勾起他的伤心回忆。
流逝的时光渐渐稀释了痛苦的回忆,周老夫人开始考虑瑜儿的终身大事,但她见瑜儿政务、军务繁忙,没机会提这事。为此,她心情焦急而郁闷。今日瑜儿主动提起这事,她喜出望外,同时感到发愁,因为在舒县老家,族人亲戚朋友人数众多,如果通知他们前来参加婚礼,一来路途遥远,十分不便,二来战乱年代,很不安全。
周瑜也有同感,他考虑到身处乱世,百事待举,虽然婚姻乃人生大事,此时也应当低调处理。因此他请求母亲不要通知更多的人,但是在婚姻程序上,要一丝不苟,按照“六礼”要求,什么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等,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
z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