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外传 周乔相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周乔相识 (第3/3页)

用嘴吸出一些毒血,然后,用手指着包裹说:“里面有草药。”郭平取出草药,周瑜拿了一些,放入嘴中,嚼碎后敷在伤口上,用布包扎好。

    郭平说:“这蛇名叫‘浑虫’,善偷袭人,听到人的咳嗽声、脚步声,就会聚集毒液,快速爬行,偷偷咬人,为害作孽。”郭平跟随师父多年,对付蛇毒有些办法,他胆子也很大,为了取蛇做中药,治病救人,曾经将麻布条套在手指上,伸进蛇穴,感觉蛇咬住麻布条时,他猛地一缩手,将蛇拽出洞外……处理好伤口后,二人继续朝前赶路。

    到山上后,小道童说:“师父还要一个月才能回来。”郭平一听,嘀咕道:“又白跑了一趟,见个神仙怕也没有这么难!”周瑜担心他再说出什么不中听的话来,赶忙向他使眼色,制止他再说话。

    周瑜回来见到师傅程泰,向他说明了情况。然后将小乔送给他的书翻了一遍又一遍——幸亏是纸质书,如果是竹简的话,就要韦编三绝了,闲暇时,他经常独自一人朝浮槎山方向远眺。秋意渐浓,雁阵惊寒,他越来越渴盼早日见到张道长,在梦中,他看到松形鹤骨、气宇不凡、笑容满面的张道长张开双臂欢迎自己,他也笑起来,向张道长奔跑过去,结果把自己弄醒了……

    寒风不断催促树叶离开枝头,直到最后一群大雁去了南方,冬天即将来临了。小乔托人带给他一件当地比较罕见的棉衣,里面夹着一封信,叮嘱他注意保重身体。

    周瑜看着娟秀的字体,品味温暖的话语,感到非常温馨、甜蜜,心想:如果不是身处乱世,我会日日陪伴她、天天呵护她!唉!天下何时才能河清海晏啊!

    终于,一月期满,周瑜心想:道长该回来了。他沐浴后穿上刚晾晒好的衣服,又同郭平上路了。郭平原不打算去,因为前两次去,自己与周瑜分别遇到麻烦,而且扑空,真是扫兴。

    但是,在周瑜的情绪和行为的感染下,他越来越觉得这个张道长肯定非同一般,很想见上一面,听他谈谈,长长见识。于是又兴高采烈地上路了。

    这一次,二人又遇到麻烦,在中途,朔风紧吹,渐渐地落起了雪花。郭平骂道:“这鬼天气,看来我们又要白跑一趟了。”显得有些沮丧。周瑜说:“这次一定能见到道长。”“你又不是神仙,你怎么知道?!”“我好像听到了道长弹琴的声音。”“这,这怎么可能?!”

    郭平侧耳倾听了一会儿工夫,然后大声说:“只有风吹树枝的声音,呜——呜——,哪有琴声?你想见道长,想出毛病来了吧?”周瑜笑而不语。

    路上没有一个人影,偶尔看见一两只鸟飞过,外面显得格外冷清,寂寥。终于,他们顶着烈风,爬上山顶,走到院门前。二人见院门虚掩,于是轻轻推开院门,进入院中,只见道观大门紧闭,屋檐下摆着一架古琴,琴身黑漆发亮。郭平急着去敲门,周瑜制止了他。

    他觉得古琴非同寻常,来了兴致,索性坐下来弹奏起来。郭平听得如醉如痴,他感到随着琴声的流淌,白雪好像懂得琴语一样,一会儿疾飞劲舞,如勇士搏击;一会儿徐徐降下,如初蕾静落。忽然,大门“吱呀”一声洞开,郭平惊讶地向门内望去,可是不见人影。渐渐地,一股异香悠悠飘来。

    郭平看见烟雾缭绕中,一位道长款款走出,他身材颀长,鹤发童颜,目光炯炯,精神矍铄。只见他抖动手中的拂尘,琴声突然变得悠长,道长又抖动一下拂尘,琴声突然变得急促起来,像能够变形一样。

    郭平感到极其惊讶,周瑜也大吃一惊,感到有一种非凡的力量在左右着自己。接着,琴声戛然而止,周瑜一转头,发现一位道长站在近旁,于是赶紧整理衣冠,虔诚地合起双手施礼,说道:“公瑾拜见道长。”

    道长连忙还礼,说:“我并不是你要见的人,我是张道长的客人,昨晚来此歇脚,我已辞别道长,马上就走。”周瑜一听,心里咯噔一下,道长好像洞悉他的心思,赶忙说:“他正在做功课,很快就要结束,二位快请进。”周瑜听了,心头一阵惊喜,他内心更加敬畏,毕恭毕敬地进入大门。

    穿过厅堂,进入后山,此时雪已暂时停止,只见张道长正在运气练功,身体周围像有烟雾环绕。郭平揉揉眼睛,依然看不真切。周瑜判断这烟雾根本不是来自所燃之香,因为它只是均匀地笼罩在道长身体四周。周、郭二人看得发呆。

    一会儿,道长慢慢地舒出一口气:“吁——”此时,他身边的雾气渐渐散去。周瑜看见一位身材矮小的道长闭着眼睛面对自己,过了一会儿,慢慢睁开双眼,眼神如同山间深泉,清澈、深邃,充满智慧。周瑜上前施礼,朗声说道:“舒县周瑜拜见道长,请收下弟子!”

    张道长打量周瑜,只见他风采俊逸,举止儒雅,彬彬有礼,心生喜欢。他将周瑜扶起来,说:“贫道早已宣称不再收徒,看来我只好破例了。来,我们相互切磋切磋。”落座后,道童上茶——浮槎紫毫。周瑜一品,顿觉神清气爽,精神放松,于是恭敬地请道长指点迷津。

    道长悠悠地说:“足下孝字当先,在江湖上颇有名气。但是,孝有几重境界:端茶送水,侍奉双亲,送终守墓,这是小孝;鹿乳奉亲、拾葚异器、扇枕温衾是中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大孝。当今天下,汉室气数将尽,衰微如风中残烛,你当勇于承担平安一方的重任。”

    周瑜说:“公瑾惭愧,至今碌碌无为。”道长说:“你胸怀大志,修炼本领,增长才干,很快就要龙入大海,鹰击长空了。你这样的君子担当重任,对苍生黎民是有利的。你平时喜欢读哪些书啊?”周瑜说出一些书名。张道长听后,说:“我觉得你应该多看看荀子的书。”

    “荀子?弟子读过他的一些文章。”周瑜说。张道长点点头,说:“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比较适合当前时势。他的著作虽然主要阐述儒家思想,但是内容比较庞杂,有许多真知灼见,比如其中有议兵等内容:孙卿子曰:‘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想必你已经读过?”

    周瑜摇摇头,羞愧地说:“还没有来得及看。”

    道长说:“荀子上的话只是一家之说,古今天下论兵的文章不在少数,关键是活学活用,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取舍,冷静全面地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

    周瑜连连点头,道长接着说:“赵括纸上谈兵的教训太深刻了,一定要避免犯类似的错误。”周瑜点头赞同。“另外要有战略,《孙子兵法•势篇》对此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描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势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张驽,节如发机。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概括而言,兵家韬略中所讲的‘势’,是指力量因所处的空间位置、布局不同,从而使自身蕴含能量不同。他在《劝学》一文中所说的‘君子善假于物也’用途广泛,无论是生产劳动,学习知识,还是行军打仗,都能用到这句话。不光大自然的力量是巨大而无穷无尽的,要加以充分利用,而且,我们要善于根据需要,创造出‘物’来为我所用,从而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周瑜如醍醐灌顶,心中豁然开朗。道长说他走南闯北,观察地形地势,绘成草图,他吩咐道童取出,指着东南方对周瑜说:“大江犹如巨龙,屏障东南,在此可以安居乐业,修明政治,随着实力日强,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目的,但是如果政治不清明,经济不繁荣,则此地虽然易守难攻,仍会葬送。中原长期混战,彼此力量消耗,因此公瑾如果想成就一番大业,必须据有江东,再图大计。”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黑暗吞没了外面的一切,道童点燃松枝,室内现出一片温暖的光明。周瑜聆听道长的教诲,丝毫不觉疲倦。道长觉得周瑜堪当拯救黎民百姓的重任,恨不得将自己所掌握的东西全部倾倒出来。道童数次进来催促师傅用餐,但是道长兴致盎然,好像没听见道童的话。直到东方欲晓,二人才停止交流。

    郭平与道童已经鼾声如雷。两人热了饭菜,边吃边聊。虽然粗茶淡饭,但是周瑜觉得十分可口。用完饭,道长说:“贫道要练功课了,待会你们请自回吧!”周瑜深表感激,出外欣赏晨景,此时,雪霁天晴,一会儿,一轮红日从东方喷薄而出,犹如一面巨大的战鼓,十分壮观,他好像听到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鼓声,情不自禁地跪地参拜。许久之后,他喊醒郭平,恋恋不舍地踏上返程之路。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