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搞实业真不容易 (第2/3页)
车站上面挂着“沂蒙站”三个大字,孙思行都认为下错了车站。
二人准备找个人力车或者摩托车带着去县城繁华区,今晚先暂时住下,准备明天一早去机器厂。就在他们捉摸不定的时候,一个中山装的五十多岁的老头和二十岁左右的青年走过来,询问“是从鲁城过来的孙思行孙经理,王成王经理吗?我是沂蒙县瑞昊机械厂的王永军。”
孙思行赶忙伸出手,不好意思的回答道“我们来前给你们讲,四点左右到沂蒙,没想到火车晚点到现在。没有想到王经理亲自来接站,两位怎么不给我们打个电话确认下。”他看到和爷爷年龄差不多的老人,这么炎热的天气里给自己接站,孙思行心里确实一暖。
“你们能来沂蒙,就是我们的客人。咱们齐鲁可有一句老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王厂长风趣的说。说完转头对青年讲,“小王,真没有眼色,把车开过来,两位经理坐那么久的火车,晚饭还没有吃,估计中饭也没有吃好。尝尝咱沂蒙的特色沂蒙炒鸡,品品咱山里的老酒。”来自后世的孙思行都被对方的热情感染到,又默默的给对方发了一张好人卡。
青年开过来一辆北京吉普,王厂长有点尴尬的说“别的车被开去搞宣传了,今天咱们就凑合一下。”孙思行看青年嘴角抖了下,心里好笑,这里一定又有故事。对方不会是嘴上没有谱的人吧?最有可能是打肿脸充胖子,老吉普已经是他们最好的出行车辆。
孙思行赶忙说“大家都饿了,咱们随便来点,酒就别点了。”孙思行给了王成一个眼神,想问下他们电话中的沟通靠谱不。奈何老王是典型的理工男,没有明白孙思行眼神的意思。
晚饭没有吃炒鸡也没有喝老酒,孙思行谦让道“今天就尝尝这里的菜煎饼,喝碗真正的糁汤。”
王厂长也借坡下驴的说“今天先来点特色的小吃,等签订了合同咱们再好好喝,好好玩。”孙思行心里更没有谱,厂家一顿好饭都不请,住宿也不安排,可不是好兆头。现在他主动上门,给对方送生意送钱,还只是得到这样的待遇,即使两家生意做成,也别想厂家提供后续服务。
他哪里知道现在小企业的困难,国家现在的政策是抓大放小,小的工厂都推向市场。原来都是在室内游泳馆训练的游泳的人,转眼就想让对方顺利横渡台湾海峡?这些小厂到了社会上,才感觉到真正的群魔乱舞。不是今天被几波客人打秋风,就是明天碰到了欺诈。
工厂给客户造好了机器他们不来取,半个月后他们换个公司名字,想半价买机器。双方签订合同的时候,工厂没有让对方预付定金或者只支付很少的定金。打官司的话,签合同的工厂都倒了,去哪里告去?机器为对方专门打造的,不卖他就要工厂砸手里,工厂也只能捏着鼻子成交。他们才养成了不见兔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