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第七十四章 改革者 (第1/3页)
张东风,曲阜周正等八九个人,跟着苏小军进了他的办公室。与书记办公室凝重的气氛相比,主任办公室的气氛就要活跃的多,大家打打闹闹,互相开着无伤大雅的玩笑。
苏小军示意大家随便坐,他开着玩笑的说道,“大家在这里,不用像在会议室那么拘束。咱们只论年龄,不论职务,就像在农村的炕头上,大家一起拉拉呱。”
周正只敢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他挺直了后背,恭敬的说道:“苏主任,你以后说怎么做,小周绝不二话。你让我们向东,我们绝不会向西;让我们打狗,我们绝不会撵鸡。你是大城市下来的,见多识广,不像我们这群土包子眼光短浅,只看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你把牡丹市陈光书记和仇书记实行的政策,给我们大家讲解下,也让我们大家学习学习。”
对周正提起的话头,苏小军非常满意,对方这个马屁拍的不着痕迹,他心里无比受用。他看了下手表,离吃饭还有一段时间。他正好趁着这段饭前空闲的时间,给大家讲讲课。
他一直干办公室工作,没有任何基层的工作经验。论人事斗争,搞理论,他绝不认第二人,讲理论可是他的拿手好戏。他摆足架势,幽默的语言配合他强劲的手势,给大家讲了起来。大家都像小学生那样,聚精会神的认真听起课。
1991年,陈光调任齐鲁省诸城时,还不足35岁。第二年,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诸城对150家市属独立核算企业进行审计。结果是“灾难性”的:150家企业中103家亏损,43家资不抵债。当时诸城有18000人吃财政饭,但财政收入不足8000万,干部工资不能按时发放。按常规,诸城每年需500万财政预备费,但一分也没留。半死不活的国企状况和入不敷出的财政处境,让时任市长陈光如坐针毡。
“这个月发了工资,马上就得调度下个月的支出,这个钱谁给?企业给我们交。企业都生存不下去了,交什么?财政收支平不起来,干部职工发不下工资,你这市长怎么当的,所以你必须想办法。”他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问自己上面问题,经常夜不能寐。
1992年4月,就在南方谈话后不久,陈光启动了这项后被广泛传播为“卖光”的国企改革。从1992年开始,陈光提出改革,诸城282家国有和集体企业全部改制,其中90%以上的企业改成股份合作制,即将企业净资产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