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 帝辛怀柔大义不灭 (第2/3页)
泉,改姓林姓,以此避祸,成为林姓始祖。
比干夫人妫氏逃出朝歌,妫氏族人失势,大商陶正虞遏带着六岁的小儿子妫满逃到周国,担任周国陶正,因长子妫乡对姬昌有恩,太王太后太姒非常善待虞遏,以报当年救姬昌之恩。
比干以死表忠勇,其他人不知就里,认为是天子所杀,惧怕。
比干的哥哥箕子害怕帝辛加害自己,乃佯装狂病,扮为妇人奴隶。不管箕子是真疯还是假疯,天子下令将其囚禁起来,加以保护,以防不测。
微子一看比干叔叔谏死,就大做文章,这辈子反正只要微子活着,就不能让子受好过,本该是微子的王位,却被子受得去,这是何道理?“你的母亲,也是我的母亲,说什么你是贵生,我是庶生,此有此理。”
于是微子就和太师子庇及少师子强商量,微子说:“太师、少师,殷商恐怕不能治理好天下了,先祖成汤的《汤诰》之制无法遵循了,帝辛沉醉于酒色,淫之乱而败坏成汤的美德礼制,妲己不死,天子乱色不止,导致社会风气败坏,殷商的臣民无不喜爱占人妻妾,抢夺攻略,乱来,犯法作乱,官员们都贪污枉法,老百姓们也都一齐起来,和殷商作对,成为朝廷的对立仇人,殷商的法度丧失,尽然到了如此地步,恐怕殷商要灭亡了。太师、少师,你们说怎么办呢?是逃亡他国,还是隐居荒野,还是在家等死呢?”
太师子庇说道:“老天重降大灾难,空虚了我们殷商,而君臣都乐在沉溺于酒中,却不怕老天的怪罪,还忘了年高德劭的老臣,臣民还竟然会偷盗祭祀天地神灵的牲畜和神器,再看看帝辛,横征暴敛,诸侯双倍朝贡,杀戮和重刑于大臣,导致上下怨恨也不放手。”
少师子强说:“罪人聚合在一起,众多的受害者无处申诉,时间长了,一定会闹事。如果殷商有灾祸的话,我们就一起承受灾难,如果殷商要灭亡的话,我不做敌人的俘虏,成为奴隶。我不再顾忌了,我要离开殷商,我早就劝告你王子子启,你和箕子不走,迟早要出事的。我们殷商迟早要灭亡的,还是给自己留条后路吧。”
把以上一段对话,改编成一篇《微子》的文章吧,把不利微子的去掉。
微子又说道:“到何处去?天下那里有未来?是否要改投西伯周,听说西伯周现在大招大贤,自己是否可以前去联盟结好?”
太师庇及少师强说:“现在不是时候,你不可去,你要回封地微国去,你要是现在去了就是叛逆祖先,叛逆大商,就是叛国之罪,目前不可行,以后再说,待到殷商确实要灭亡的时候,你在逃奔,我俩先行,到时接应你。”
“好,你们先行一步,待根基稳了以后,作长计议。”微子说道。
太师、少师拿着他们平时用来祭祀自己先祖上帝的乐器奔周。为何要拿着祭祀乐器奔周?其中的道理,也许就像拿着象征自己的身份东西来表明自己的行政地位,乐工在当时是相当高的地位的,乐器就成了他们的身份象征,按照朝廷规定,礼器是不可以越过国界的,乐器是用来祭祖的,拿着乐器来投,意思是“原来祭祀奉信大商祖先帝的,我现在用此乐器来祭祀奉信周人的祖先。”作为大商高层人物,大商重臣,这种行为是叛变行为。
太师子庇、少师子强投靠西伯周,微子子启笑了,这是他的一步妙招,一箭双雕,既撤了大商的台,又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当然他还要占领微国的邻国,也就是子庇的封国庇邑,这是后话。
微子离开朝歌,回到封地微国之地。
子庇、子强、虞遏父、太颠等人都先后归附在西伯周姬昌部下称臣。
西伯周对大商王朝来投奔的士大夫,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封赏土地和大量奴隶,以表善待来投大贤。
西伯周的新都丰邑,具有了真正的王气。
帝辛面对着这么多的叛徒逃奔周国,开始才认识到诸侯王公的畔离远比百姓的怨望要厉害的多。帝辛更为生气,恼怒,一个王朝的太师、少师等等高官都能如此猖獗,说逃就逃了,还明白仗胆的逃到西伯侯那里去,西伯侯还敢接受。这事搞大了,“姬昌老匹夫的七年监狱还没有蹬够,还继续作乱。”
于是帝辛对那些叛逆者的嫡系进行分化打压,不惜采取高压重刑手段,进行对局势的控制。要求费仲密切监视周国和各诸侯国的动静,一有风吹草动,立马上报。
裁军吹风失败,还带来如此大的祸乱,这祸乱的罪魁祸首就是岐周和微子。岐周暗中策反大臣投奔周国,这是挖大商人才的墙脚,再大的大厦,也会被挖空墙脚有着坍塌的危险。费仲无法与帝兄微子较量,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