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八十回 伐录而返召公复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回 伐录而返召公复征 (第3/3页)

辖范围,他不来讨伐,也就算了,可是蒋国却无动于衷,难道他不知道录国最终要灭他吗?我们在此为他卖命,在此饱受左右为难之苦的煎熬,还不如将难处踢给蒋国去处理,这帮民团大战,就让周公之子蒋国君前来攻打,我们只打主力部队。”



    召公一听,觉得是个可讲的道理,你蒋伯龄不敢攻打正规军,这个民团你总该不会退却罢。于是下令,“伯龄为统帅,率本部人马,围剿录国民团,不得有误,如有他意,日后录蒋冲突自己负责,朝廷一概不问。”



    蒋伯龄一听这个军令,害怕了,于是率本国人马三万之众,前来围剿录国民团兵力。



    录国的民团也不是吃素的,保家卫国,那个不是拼死抵抗,完了,蒋国大军,连连失利,蒋伯龄急了,下了一道死命令:“能吃饭的,能喝水的,能喘气的,一概杀戮。”淮夷人眼看如此血腥杀戮,不忍,民团人民决定投降。百姓必定是百姓,上了战场,残忍的场面,必定心会软,心一软就会投降。可以理解。



    录国民团投降之际,录国主力部队还在与召公所部大军决战,这一战,淮河水染红了百里之遥,真是血流漂忤,好不惨重,当然这些血不是录国大军一方之血,也有周军英雄流淌的热血,双方将士各为其主,流血不止,只要生命不止,生命即止,流血的精神不止。



    双方通过十日的激战,录国大军死伤大半,活着的,不是伤,就是残,好好地将士几乎找不到,录子一看,垂头丧气的表示,活着的不多了,留着传宗接代吧,偃人不能绝种,种族的重要性远比权力和面子强,录国君录子决定臣服周人归降。



    录子投降,其他兄弟也就不用说了,统统归顺,偃龙乖乖的主动的将朝廷的番地献出。



    献出番地,召公的脸色有点难看,这次周录战役,周军损失也是很大,召公说:“朝廷承认录子国,没有听说承认寿国和丰国,这样吧,除了英子国,蓼子国,录子国,这三个国家朝廷认可之外,其他方国均不予认可,就此取缔番号,合并统称为六国,爵位依然是子爵,领地在子爵五十的封地上,增加二十方里,录国地域为方圆七十里,其他领地,全部退出,不得有误,时间三个月。”



    败军之君,哪有谈条件的份,不得不认命从命。



    召公平定淮夷录国之乱,告捷还师。



    周成王得到捷报,精神为之一爽,病也好了,开心之下,决定出城迎接召公的凯旋大军。并举行犒劳三军,按功行赏。



    召公,单叔,荣伯,倗伯,等人备受嘉奖,召公作为这次伐录主帅,成王于宗庙举行赏赐大礼。



    成王站在绣有斧形的屏风中间,周公入右,毕公入左,召公入廷中立,微伯随其后,成王令史尹宣读王命,王若说:“王降征令于大保,大保克敬亡遣,赐休余土,作册令簋,用兹彝对令。”



    意思是说,王令太保率兵平淮夷录子,大保不负圣望,完成讨伐之命。现将北霍山之北的余无之地良田赐予大保作为食邑。并赐予黄铜若干朋,按照九鼎八簋制度制作宝彝鼎,以祀先祖文王考。



    太保召公谢恩叩首。



    召公受命制作宝彝(yi)鼎,鼎文如下:“王伐录子,圣摣厥(zha,jue),反。王降征令于大保。大保克敬亡遣。王迎大保,赐休余土,用兹彝对令。”意思同上,录国谋反,成王讨伐录国,途中手脚痉挛,气闭,昏倒。生病,返回。成王遂派大保率兵平定淮夷。大保不负圣望,完成讨伐之命。得胜告捷还师,成王出城亲迎大保,并将余无之地的良田赐予大保作为食邑。并赐大保作册矢令簋(gui),大保因而铸造宝彝鼎谢恩铭文宣扬王的美德,扬王休。



    召公奭得封余无之地作为食邑,他的原来还有西方伯岐山西南召地采邑之地,还有封国北燕之地,还有南燕之地,他一个人就有四块之地。这里的块是大块大片之意。召公奭厉害了。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