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第九十回 诏告顾命康王登基 (第1/3页)
话说成王视察病疫灾区回宫之后,第三天,成王觉得不舒服,御医来诊断,说是低烧发热,小毛病,吃两记退烧药就好了。成王吃了药,好了。可又过了两天,又发热低烧,御医又开了两记药吃了,好了。再过几天,病情又复发,发烧不退,而且发烧严重,嘴唇干裂。太医总宰雍贵心里开始嘀咕了,该不会被传染上疟疾吧,上次病役区的病情如此的重,都没有人被传染上,这次成王再次去病区,这病区都要完全治愈了,还会受到传染吗?太医联合诊断,会诊之后,得出结论,疟疾。
大家傻了,赶紧按照疟疾医治,可一天天过去了,就是不见好转。太医总宰急了,连夜跑到东乡去,到成王最后看望的那个人家,他到了,看到他们家正在举丧,雍贵一屁股坐在地上起不来,大哭不止,他的哭声惊动了很多人,雍贵也不答话,翻身上马,飞奔回京。
雍贵开始对成王用重药,成王的病时好时坏,也开始怀疑青蒿的药性和提取方法的正确性,普通用法,对疟疾较轻的病人管用,对严重的病人还是不管用。这该如何是好!雍贵心急如焚,昼夜研究疟疾的医治方法和草本。当然,医疗疟疾病也不是一种草药才可治,事实证明,有很多种药方可以治疗此病。《草本》种记载有一种树皮可以治疗此病,然而就是找不到这种树皮,可是成王的病,六个月过去了,成王快不行了,成王为稳定人心,笑说:“朕当时强调防范未病,治疗未病,可是自己却未防范于未病,结果,就成了不治之病了,这是对朕一再强调治未病的一个极大讽刺和写照。”
成王在服用大计量的抵抗药物之后,召见臣工,前来相见,做最后一次朝会,他要当众臣之面,安排后世,以免太子再踏他曾经被摄政的坎坷,他要明确下达遗诏,册封全体到场大臣都为顾命大臣,而不是某一个人为顾命大臣。
四月一日甲子日,成王洗了脸,梳理好头发,太仆给王上带上玉冠,穿上朝服,做在龙椅上,身体靠着玉椅柄,会见朝臣。太子钊和少子单侯姬臻,立于两旁。
太保奭,毕公,毛公,芮伯,彤伯,卫伯,盂伯,荣伯,倗伯,师氏,虎臣,百官长,内廷总宰,御事等,全部到齐。
成王开口说道:“各位爱卿,朕的病已经越来越重,病危的日子到了,将不久离开人世,我临终前对你们讲几句话,算是正式遗言,你们要听好,要遵循去办,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一,你们要记住文王、武王的光辉事迹,要努力奉行和不要违背先王的大训,要让周国繁荣稳定,光大周邦。
二要奉太子姬钊的命令,认真保护太子姬钊度过执政初期的平稳过度期,要柔服远方,亲善近邻,安定为本,教导大小诸侯国,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以礼治国,不要自乱,有重大事件,要君臣共同协商,采用民主集中制的办法,不得专政,最后的决定权在于姬钊,要平稳过度,权臣不得过度专权。如有摄政专权者,朕已经留下遗诏于隐处,将对其实行秘密加以处决。不能让太子再步朕当年傀儡王上的后尘,新王临政之后,对不听话的大臣随时罢免,以此为训。
三,朕当年二十岁亲政,现在太子姬钊已经十八岁了,快二十岁了,已经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了,朕的王孙都有了,现在朕下诏:’太子姬钊继承王位。待朕驾崩即刻为王,登基册命之典礼,不日举行’。”成王吃力的说完,望着所有的大臣。
众臣朝拜,“吾王圣明,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得到成王集体顾命,荣耀感和责任感,充满胸间。
成王没有对谁明确下诏谁是顾命大臣,只是托孤受命群臣要紧密团结在以姬钊为中心的政治集团,共同度过新老交替的过度期。
成王示意群臣退去,留下姬钊和姬臻,传来小公主元姬,交代后世。
到第二天中午,乙丑日,成王驾崩。
公元前1021年,成王二十二年四月二日,乙丑日,疟疾病夺走了年经的生命,成王因病医治无效,驾崩,英年早逝,享年35岁,谥号成王。
成王在位二十二年,亲政十五年。成王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是周王朝第二代君王,也是有为的圣君,在他的英明领导下,周王朝走向德治天下的局面,刑法十几年不用,成为历史上德治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