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百六十四回 诸侯制钮欲破礼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四回 诸侯制钮欲破礼制 (第2/3页)

一度被埋没,只好在明间使用,好在世妇蚡是一个无私者,又有太后在后面撑腰做靠山,又是主管蚕桑的,和药无关,太医总宰一时也拿她没有办法。



    再引用名人的话说:“医者仁心,师者慈心,名者苦心,苦心经营名气,欲留名千古,除非名人之名在乎知名,而不在乎流芳百世,若名要流芳,需有芳可留。”



    穆王还在接见各大行业模范先进人物,十大名玉制造家,十大著名铸造家,十大陶瓷制造国的工正,十大名酒国的酒正,十大铜矿朝贡国矿主,十大铁矿朝贡国矿主,十大金银朝贡国的司正,建筑行业十强人物,布艺十强人物,纺织业十强人物,等等此类行业精英人物,真是百业兴旺,人才辈出,这些都是这个时代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穆王一一接见,给予嘉奖和御赐。嘉奖是一种荣誉,御赐是保护终生的光环。



    穆王继续忙碌,而周王朝百年庆典其他系列娱乐活动还在举行,什么评选当代十大舞蹈,十大诗文,十大名曲,十大乐器,等等都在紧张的举行中,参加的各类选手人数真是浩大,因为这是朝廷举办的正规活动,这是出人头地的大好机会,这一来,周王朝的文化艺术真是百花齐放,名人辈出,文艺界的春天到了。



    大家都这么认为,可大家都猜错了,这场本是可称空前绝后的好事活动,最后被一帮诸侯国闹得变了味道,出现无法评定的局面,这就叫给鼻子上眼,给杆子就向上爬。这也不能怪这帮诸侯君,礼乐等级制度,一百年来都没变过,社会在发展,生活在变化,富裕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所谓“以乐父兄,以宴宾客”,宴飨乐器已经达到成为待客之道,不再是王家贵族人们特有的享受,而诸侯贵族,更是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要尽情享受,就要打开这礼乐限制制度,所以,大家乘百年大庆活动之际,试着将各地地方音乐晋升为国乐,最少朝廷也得承认地方乐可以用来在地方诸侯国当地使用的礼乐,说好一点,就是地方戏,地方音乐,朝廷要开放,要得到发展的空间,不要再压制,以此来打开朝廷礼乐等级制度的礼乐之门。这次活动,也便成为诸侯在相互暗争争强角斗的战场,上演一场礼乐争锋的政治角逐。



    话说礼乐,礼没有乐伴,君不能施,故叫礼乐,乐无器不能行,故叫乐器,乐无舞不盛,故伴歌舞,舞乐也叫乐舞。因此,庆典,祭礼,必伴歌舞音乐。就连民间家庭祭祀,也要敲着瓦片瓢盆做音乐。而自周公旦摄政后制定礼乐制度,限制礼乐等级,王者,诸侯,大臣士,百姓就不谈了,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礼入法,不能违背,违反礼乐制度者,依法办理。周公旦搞个人等级享受,搞过人尊严,搞个人崇拜和威严尊崇,如果这个礼乐制度不能礼崩乐破,不能冲破界限,天下人民的礼乐行为就得不到平等公平正义的声张,礼乐文化就不能得到体现和繁荣,所以,一部分诸侯君开始借机搞新乐,为的是冲破礼制约束,他们的理由是,“武王开朝立代时,生活是开放的,阶级等级划分是在不影响社会国家公德的情况下,对于音乐的追求是不受限制的,后来周公旦摄政,为了别人尊重他,同是显示他个人的威信力,他听的乐曲,他喜欢的舞蹈,只有他一个人可以听,可以看,就连他儿子也不得沾光享受。如《雍》,就是王上一个人听得乐曲,《八佾(yi)舞》,就是他一个人看的舞蹈。穆王两年前说要将修改礼入法的规定,这说明穆王对礼乐制度也是有看法的。要不就连周公旦的后人鲁魏公,这次也大力倡导,积极参与其中,如礼不崩,乐不破,地方音乐永远得不到发展繁荣,(他们永远低人一等),听听音乐,唱个歌,还要受到各种礼乐制度的限制,当然所谓的礼崩,不是不讲礼,乐坏不是做坏事,对社会没有影响,还会推动社会文艺的大发展。具有先进性。不能狭义的理解礼崩乐坏的含义。这是对美好生活和美好音乐的追求。”他们把穆王也拉进这个队伍了。



    可也不能打着追求和平平等,打着推崇新乐的牌子,搞地方进入中央的主意,这就是前任太宰启伯说的《六防策》,六个注意事项:“第一,防止地方政权的入朝;第二,防止异族的入据朝政;第三,防止本族人的揽政和懒政;第四,防止朝内倚重某个大臣,如内重则必有内部权臣篡权;第五,防止朝外倚重某个诸侯臣子,外重则必有强藩割据之患;第五,防止内外俱轻,这会导致有草莽英雄乘机崛起,外夷乘机入侵;第六,防止过刚,过钢则折。”太宰笰时刻记住启伯这个训导。



    总负责人太宰笰开始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因为他拿不准这帮诸侯君到底要干什么,他决定先听听太傅太保等重臣的意见。笰宰先征求太傅祭公谋的意见。“太傅,你看鲁魏公写的一首《鲁颂*太山》如何?



    祭公说道:“诗写的太过,吾祖周公没有他说的那么神,鲁国也不像太山,不能厄五岳,而颂,只有周颂,商颂,这是朝代的象征,是时代朝廷的写照,一个小小的百里地方诸侯公,有何好颂?这是违背礼乐制度的标题,地方戏,改叫鲁风吧,不能叫鲁颂,胆大枉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