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回 百年庆典大赦天下 (第2/3页)
情歌,难道她要冲破礼教?如此哀!京国的新乐《藩篱与墙垣(yuan)》,是说好人如藩篱,大众如墙垣。说的是老百姓的事,也是表达京国公子梦想回到镐京的心声。毕国的新乐《高山为何不流水》,说的是毕公高之后,毕国失宠于朝廷的故事。《梅花朵朵开》是描写吴太伯首居梅里的故事。《荆条》,是描写荆山之民历史悠久的故事。
穆王看了很有感触,原来诸侯要通过礼乐来表达各自的心声。穆王对身边大臣说:“劳智虑,苦身体,空泛之时钟鼓之乐调节身心,是有必要的。”穆王没有理会礼乐之意而言他。
接着,曹,齐,卫,陈,蔡,桧,豳,韩,西申,庸,重,河宗等国演员粉墨登场,通过礼乐,表达各自的心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穆王看了,又对身边的大臣说:“诸矦君倦于听治政之后,休息时听听钟鼓之乐,解乏其身,调节脑神经,不然满脑子都是政治角逐,今天要防着这个,明天要搞定那个,太累。”其实穆王是在讽刺诸侯君不勤于治政,而是勾心斗角的搞事情,不安分守纪。
大型庆典音乐一直演了四个小时,最后轮到穆王上台颁布法令,他要大赦天下。穆王讲话很长,节选重要内容如下:
“今天来参加周王朝开朝立代一百周年大庆的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位元士,左、右伯长,九州八位州牧,五十六位诸侯卒正,一百六十八位诸侯连帅,三百三十六位诸侯属长,公、侯、伯、子、男一千七百三十三位诸侯君,以及万名爱卿群臣,你们听好了,周王朝开朝立代一百年来,历经过风雨,也享受过阳光,偶有阴密布之时,拨云见日,常晴空万里,无不诚信于天下,上追商汤,后有武王,以史为鉴,自武王开朝,安邦立国,历经成康盛世,王恩浩荡,百姓富强,空前绝后,后继昭王安鲁南巡开疆的伟业以来,既往开来,朕执政三十年,五年一巡守,已经六次巡守天下,车轮滚滚,八骏奋蹄,尘土飞扬,东南西北中,八方定位,九州来朝,东西横跨万里之遥,南北相距万里之途,亿兆万里边疆竟在朕的脚下,三十年里,朕巡守六百余诸侯国,北到黄河并山之北的北狄,东北到肃慎于黑龙江冬季捕鱼,南到交趾瓯越,西到昆仑于阗和西极国以及兹龟,朕勤劳于王家,从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也绝不敢懈怠,朕按时巡狩中原诸侯,王家三城,四夷,五戎,六狄,七闽,八蛮,九貉(he),六乡六遂,万邦天下,朕坚持天下一统的和平安邦方针,文以载道,武以相国,王者遵循道法,贤臣以德行政,吏以依法治国的总体方针,坚决执行看似有罪而律无规定的,绝不可诉,法不授权,不可为。同时实行对执左道者、乱改法度者、妖言惑众者、假于鬼神卜筮者、动摇民心乱政者,四类必诛法律条款;而民以孝德为先,勤俭持家为宗旨,以农为本,百业同兴为治国纲领,倡导宣扬正能量,朕和后世之王,将为周王朝百年,千年,万年基业,也为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改变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为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开辟创造一个新的天地而奋斗不止,再创辉煌,登上新高峰。”
这番话说的下面一千七百三十三名诸侯君,数万名臣子,响起一遍掌声,两遍掌声,三遍掌声,四遍掌声,掌声雷动,不止不息。
节选二:
“天下臣民,周王朝百年大庆,是普天同庆的日子,朕在此大赦天下带罪之民,朕颁王旨如下:凡因历代历次战争而被俘虏看管,受教者,以及还在牢狱之中的战犯,即日给予全面释放。”
下面掌声雷动,一片欢呼,这是朝廷仁爱的体现,这是王朝对历次战争罪过的赦免和以后免于追究的公然承诺。
北方黄河边的翟城在轰动,这是穆王十二年安置的北狄俘虏,他们历经十八年被监管生活,为的是不朝贡的那口英雄之气,结果豪迈变成失去自由的努力生活。大赦战犯,他们已经等了很久了,这一天终于到来,虽然姗姗来迟,可他们还是兴奋不已,获得自由,获得新生的感觉真好。他们在狂欢,他们在呐喊,他们在诅咒该死的战争。
西边固原戎人已经在欢歌,这帮戎人,也是在穆王十三年被安置在此做奴隶的,他们现在获得自由,获得成为平民的身份,他们开心,他们开始欢笑,开始举杯相庆,篝火已经准备好,等待夜晚的来临,篝火和奶酪,会释放他们心中的怨气。
华亭之西的那戎在准备回到故里,他们准备回家看看,十几年没有回家,父母和孩子,还好吗?我已经获得自由,我可以回家照顾你们,该死的战争,让我们缺少家的温暖,孩子,千万别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