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回 龙袍加身群龙共舞 (第3/3页)
,开个价钱,多少田?”毕公笑道。
“一块瑾璋最少价值八十盆金(铜),一等田一田(一百亩)价值八盆金(铜),也就是十田罢了(一千亩)。”卫国候说道。
“好,成交,赶紧将玉珪礼器拿来,要到我朝见了。”毕公矩摧道。
“你叫下人到我办公室去拿。”卫候应道。
毕公矩拿到瑾璋礼器,前去朝见龚王,谢天谢地,好险阿,要不卫国候,真是麻烦大了。
两百四十三名穿龙袍的公侯大卿(龚王开始称他们为大卿),朝见结束,个个都被龙袍冲昏了头脑,开心不已,有一人很冷静,没有高兴,他就是密康公。不管他怎么不高兴,反正他一人也反不了天,以后再说,天下这么大,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这个人比较计较,也会算计,可“算”完了,也就终结了。
九命即九德,九德用九龙表示。大家都穿着龙袍工作服凯旋归去。
龚王也暗喜,一身龙袍就搞定所有方百里大国裁军,自己的龙袍只不过加了日月星而已,日月星不是还大吗,就叫他龚袍吧,袍笏登场。
诸侯龙袍皇皇时代即是开始运行。为表龙袍的九命等级,至高尊严,龚王颁布王朝制服制度,制度如下:
大国公侯国君,为大卿九命九德龙袍制服,但不得加日月星花纹。日月星为王者龙袍,为绝对禁品,世上只有一件。
伯爵诸侯国君,为七命七德制服,图案为鸟的花纹,但也不得秀有凤凰的花纹,凤凰花纹那是太后,王后的专用花纹。
子、 男爵诸侯君,为五命伍德制服,制服上只能绣花虫纹理。
王朝三公命服为兖衣,有别于诸侯卿士。
大国之卿命服为三命三德制服,绣有斧纹图形的制服。当官都有三斧头之说开始流行。
中等诸侯的下卿为两命两德官服,官服为紫色制服,表明是红的发紫的人。
小国之卿的官服和下大夫,为一命一德官服,官服为玄色制服。
命官的命服制度的从新颁布,让天下人一看服装就知道是什么命官,一目了然。
龚王的龚字已经定性定型,目的为了大国裁军,王朝自己也带头裁军十万,这十万对王朝兵力没有什么影响。
时隔三月,各路来报,公侯大国全部裁军两万,留下五万精兵,维持地方秩序,龚王的目的达到了,二百四十三大的诸侯国,每国裁军两万人,就是裁四百八十六万人马,加上朝廷裁军十万,总共就是四百九十六万人马。这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卸甲归田,农业大丰收,粮仓又多了,税赋又多了。
正所谓,格一物之理,万物之理贯通。王候得一而天下正。王得一道,候得一德,天下得一理。
于是道学,德学,开始进入系统理论研究,这些研究王道的道学文章和大臣行德治政的德学文章,汇编起来成为《道经》,《德经》。这个时代也只是《道德经》起步阶段,有了专人研究者,归内藏史管,因为内藏史这个地方资料汇集,门道无穷,内容丰富,花样花色品种齐全,汇聚世间百态。分门别类,就是各道之道,之理各道之道,就是王道。
而理学,还没有形成气候,因为研究原始物理,就是研究自然学科,简称格物寻理,这对灵感悟性天资要求太高,很少人能耐得住寂寞,史录的手下虽然喊口号的很多,土地私有化之后,大家再也按耐不住种田致富追求物质生活去了。
狸猫说:“上士听道,努力践行,中士听道,将信将疑,下士听道,哈哈大笑。”
史录说:“一德一命,三德三命,九德九命,十二徳天子命,无人信之,而街头算命,多人信之。”
密康公就不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