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回 太宰征眉赵非献马 (第2/3页)
将军说道:“本将军在此接管眉地,等待王上旨意,你不要有所想法,槐里王都之西有六军驻守,灵台驻军距离这里也就百里,你有多大能力翻天,你自己考虑清楚,这是王幾之地,不会让你乱来。”
“在下不敢多想,在下知道错了。”眉敖叩头说道。
三天后,太宰益回朝复命,言眉敖明年前来朝见王上。
懿王冷冷清清的说了句:“什么时候朝见朕不要紧,关键太宰先直接接管所献清单,然后入库,让眉敖迁到锡麋之地,画地二十里,自食其力吧。”
懿王又说道:“眉邑废置,成为遂,派槐芽乖国君乖伯归逄前往接管眉地。”
“诺。”太宰益应道。
眉邑废置,传遍天下,让天下诸侯对全面贯彻道经德经旨意的践行,有了更加透彻的认识和参照修行。也就是法制内法制,法制外德治,法制加道德并轨治理天下。
懿王十年二月,眉敖前来镐京,在乖伯的引导下,朝见共王,手捧锦帛献给王上。献帛表示归顺服从的意思。
在懿王的全力推行修德为政之下,在太宰益的有效管控下,社会富人宦官诸侯贵人阶级觉悟,德行修为内敛形态,嚣张跋扈的社会风气有了好转。
懿王十一年,七十五岁的懿王,身体出现异样,高烧不退,太子姬燮(xie)开始紧张起来,下令医师总管兼疾医疾父,会诊王疾。
医师总管疾父率领副医师,副疾医,疡医,食医,兽医五医会诊。人们不知道兽医为何参加会诊,因为害怕跟食品有关,如动物传染性疾病,口蹄疫等。
会诊结果,神经性皮疹,出现红斑,有时出现白斑,属于过于长期精神紧张导致的疾病,也可治愈,一旦精神再度极度紧张,还会复发。
能够医好,太子姬燮放下了忐忑不安的心。
三月后,懿王康复情况良好,懿王开始早朝。
太子姬燮,亲自来到太医院,礼貌周全的感谢太医疾父医好他父王之疾。
太子姬燮也是个追求携德做人做事之人,极力的讲究礼仪,行为举止端正,礼数非常周到,他认为,为王为君携德,首要是礼仪,有礼走遍天下,礼是德行之反映,礼到人不怪,礼数周到,是谦谦君子的具体体现,首要自身素质修为,是文明社会,个人杜绝嚣张跋扈外张的有效抑制的最佳途径。
一个追求礼貌周全的人,自然自己的礼貌行为就很到位,就很讲法度,讲法度,讲礼貌,行为动作就很缓慢,就很繁琐,因为礼节过程需要时间。
是优点,也是弊端。
任何一个弊端都是致命的弱点。包括礼貌周全的礼仪,因为复杂的礼仪过程,需要时间,就会产生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对个别有心之人就是机遇。
膳夫克就是有心机之人,牧马人赵非也是个有心机之人。
话说赵非长年于华亭养马,手里暗中留着几匹宝马,没有敬献给懿王,因为懿王对宝马一词有抵触情绪,还是因为他爷爷穆王当年考核懿王和辟方以及诸侯子孙的那场御马大赛留下的阴影。
赵非从陈国公陈圉戎手里接管华亭牧场之后,原本认为可以向叔祖赵造一样有个机遇,建功立业,封分受地,可到现在还是一个从下士到中士再到上士的一级一级的往上爬的小官,仕途没有越级升官机会,没有机会,二十多年养马,到目前还是一名上士级别牧马人,哥哥赵成,没有任何功绩,却享受着朝廷附庸国的公子待遇,真是机会主义者没有了机会,就什么也不是,包括出生时间的先后。
朝廷附庸西和城邑主,赵非父亲赵大骆的美梦至今没有实现,身不逢时,赶上个不喜欢炫耀宝马的王上,也没办法,儿子赵非不能象叔叔赵造那么幸运,也是无奈,不过赵非认为,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机会主义者,总有一天会遇到喜马的知音王上。
赵非的官俸食邑,在伏丘边上的犬丘礼邑,马坞是赵非从华亭马场精选宝马藏于此地的地方,当地人都知道。
赵非的判断是正确的,机会来了。
懿王十三年,北狄叛乱,掠地侵民,打过了子午岭东麓山脚十里之地,毕国百分之十的土地已经被北狄占领,北狄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