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百零四回 懿王之美辟方篡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四回 懿王之美辟方篡位 (第3/3页)

叫道:“辟方王移驾。”



    大家傻了,而太子姬燮倒是奇怪,只顾痛哭父王驾崩,对辟方的所有动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像根本没有听到没有看到。其实,太子心里知道,事情已经迟了,一切都晚了一步,事态一时无法改变,自己没有准备父王驾崩,也没有防备突发事件,现在说什么也没有用处,群臣和自己已经被困,消息无法外传。



    太子姬燮没有反应,也没有放话,心里想反的大臣,也不敢乱来,事态就这么僵持下去。



    太宰姜益公,是姜王后的哥哥,是太子姬燮的舅舅,此时只有他出来说话,太宰姜益公说道:“世道有变,大家少安毋躁,以朝廷大局为重,有待从长计议,懿王刚刚驾崩,还是入葬为安,任何事情待懿王入陵再议,目前首要的事情,就是成立致哀委员会,太子守孝,内藏史蔡宫侯主持祭祀议程,史年负责入殡事宜,梁其负责所有人的膳食问题,卜事曶负责卜事事宜。”



    大家开始忙碌起来,大家心里都有数,在座的各位,心里各怀鬼胎,是敌是友,无人知道,大家既然都出不去,也就在后宫住上七天吧,也尽臣子的一片孝心,懿王在世,也没亏待过各位。



    司马单最为苦恼,掌管周王朝七十五万兵权的人,此时已经是官、人分离,连摆饰也不是。



    话说辟方拿着懿王诏书,来到路外大殿,在此接受登基朝拜,先登基,后祭祀,这是反过来的程序,时间紧迫,局势不让人走正规程序,非常时刻,非常做法。



    公元前886年,七十六岁的辟方王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日月星龙袍登基,新任司马共伯率领群臣朝拜新王,“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辟王登基,也就是另辟之意,西周王朝第一个篡位之人,也是非嫡长子继位登基之人,而且是隔代篡位之人,叔父篡位侄孙王位之人。



    辟王登基之后,下的第一道王诏说:“懿王姜氏太后,仍然主管王朝后宫事务,受命蔡宫伯为内宰下大夫,由内宰蔡出入受命姜氏令。太子姬燮,仍然是太子,统领槐里朝都政务。”



    辟方下的第二个王令:“三公太师井叔和太保伯邑父职位对调。卿士僚司徒荣伯不变,原司马单退役,由共伯接任司马,司空由司马单的弟弟单懿仲接任。太史僚变动如下:卜事曶,任命为百尹之长太宰,内史蔡,任命为内宰,内藏史趞曹退位,太师伯邑父之子伯公父接任内藏史职位。其他臣工不变。”



    辟方王真是个怪人,继任前朝大臣,胆子也太大了,大家看不明白他的篡位行为。其实辟方担心朝廷大臣大乱而反了他,在不损害任何人权力利益的情况下的政变,就是最小的减少对立面。



    受到牵连的就是太宰姜益公,姜益公被拿下太宰的职位,等候任命。



    王朝直属师尹将军,共计七十五人,除本身是辟王派系之外,其余全部调离军中,官位晋升一级,任命为文职官员。



    其他人等没有任何变动。



    任命册封礼仪程序,等待举行。现在只要将这些诰命传达给天下即可,因为必定懿王丧礼要办。



    七天内,天下表面上恢复秩序,局面管控到位而细致,没有波动,可见辟王篡位谋划的周密性,只是没有按照礼制世袭王位而已,其他井然。



    第七天,懿王入棺之后,大臣们可以回家,三公六卿以及可能出事的官员府邸早已被监视,并下达戒严令:“凭吊懿王七月内,全城戒严,宵禁七个月。”



    天下诸侯,和辟王关系不好的,迟迟不敢前来槐里王都凭吊懿王,尤其是犬戎义渠国君,当年他抛弃辟方,还联合严狁一起乱行闹事,现在辟方登基以后,第一个就要收拾的就是犬戎义渠。辟王已经开始考虑对犬戎义渠用兵问题,出兵计划,不出半年,拭目以待。



    懿王驾崩三月后,齐国侯癸公慈母薨毙,嫡长子不辰继位。



    懿王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初吉辛卯日,辟方正式登基,改元辟王元年纪年。辟王时年七十七岁。



    当然,辟王对朝政也不会那么大意,也不是无所顾忌,他也需要耳目,也需要各方动向,于是就在他认为动荡不安部门安插眼目,目前,表面下的时局还不安定明朗。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