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百五十八回 山甫封樊王都扩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八回 山甫封樊王都扩建 (第3/3页)

新城区,连起镐丰二都,等于三都合一,表示稳定性。超过天下所有方牧之城。可是雄伟的程度,还是没有南申牧都的豪迈气势。这有点欺主之象。大卜卫伯心里嘀咕了很久,还是没有敢将此话说出,咽了回去。



    相信迷信的人远不止大卜卫,大祝姞伯,憋不住说道:“申伯国舅被抬得太高了,哪天跌下来,摔得很重,小命不保,也不是不可能。”



    大宗柞伯说道:“功高盖主的下场,一般都是这样,先红的发紫,然后一落千丈,甚至翻脸为仇。”这话说的。



    大史单颂说道:“我和眉申是邻国,得到眉申之地的一部分,我就不好表态了,你们别看我,我弟弟单逨才是最大的受赏者。”大史单颂的言下之意,大家都会意,不好说申候的坏话,既是申候很坏,不是什么好邻居。



    看来申伯遭人嫌弃了,好像还有一点家族亲属内部斗争的迹象。



    家族内部意见分裂生殖,召穆公作诗一首,名为《棠棣》,与《甘棠》相应。



    《棠棣》比作兄弟,劝说告诫世人,兄弟之间不要互相争斗,相互怨恨,相互争诉,要和睦相处,既是良朋益友,也不如兄弟之情,遍插茱萸少一人,挂念的还是兄弟,遇到危难之时,既是你有良朋益友,送来的也就是一声长叹,当外来的敌人来侵犯的时候,只有兄弟同心,一致对外,既是你有良朋益友,却也是无人愿意来相助,生活火红的时候,认为兄弟没有良朋益友情深,可是当大难祸乱来临的时候,良朋益友望而却步不来救。兄弟手足情深啊,和睦相处吧,深思熟虑之后,理清这个道理吧。



    看来好象召公虎说出他的内心真情,只有大灾大难之后,才能彻底明白兄弟手足之情。既是兄弟在家再争吵,当敌人来时,还是一致对外,这是几千年的历史沉淀物覆盖的结果,也是召穆公的这首《棠棣》的宣扬影射。



    兄弟是手足,女人是衣服,谁动我的衣服,我砍他手足。这是例外情况,既然是你的兄弟,就不会动你的衣服,动你的衣服的,绝不是你的兄弟。



    宣王在南山宫殿王室落成时,和诗一首《斯干》,诗中也说,“哥呀,弟呀,相亲相爱心相连,相互不欺骗。兄弟同相居,欢歌笑语,飞扬一片,君子登堂心欢喜,君子住得多舒畅。”这里的君子,指的就是君王大臣父母官,希望姬姓诸侯兄弟,以及朝廷大臣君子,永远心向朝廷,维护朝廷的统治,向兄弟一样,一家亲。



    南山之北麓成为周王朝众多官员的居住地,包括太师府,太保府,太傅府,太宰府,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司士、太史,等卿士僚和太史僚的所有官员的府邸都迁到这个新区来了,这个地方成了权力人事的象征。从此,终南山,代表周王朝的权贵的代名词,时代诗人在诗中说,“高峻威武的终南山啊,积石山势险奇如权势。南山之石,是邦家之基,南山君子,邦家之光,南山君子,是民之父母。”透彻的表白终南山的历史地位。



    朝廷大臣的心思,得到安定,穆王开始学习先祖穆王巡守天下,第一站就是东方成周。因为空缺东方牧,不得不自己亲自前来巡视。空缺东方牧,这让东方诸侯少了婆婆妈妈的管制,自然话语权,自由性,放任自流的程度要比方牧地区高得多,东部诸侯,也是极其不安分的诸侯,小乱不断,大乱不止,就如徐国,徐国第五次叛周,即将开始,正在准备大战物资,三五年内必将动乱,这已经是徐国重点核心大事,百分之百的可靠消息,可是王朝并不知道徐国要背叛朝廷的一点点消息。



    好在宣王主动巡守,可以管控一段时间,宣王九年,宣王决定到东都考牧召会诸侯。



    召见群体诸侯,这是大事,需要做各种准备。首先还要为这次朝见准备晚宴,以及王宴音乐,还要组织诸侯君在宴会上回赋而歌,表明诸侯态度,这也的事先准备好。



    师氏龢负责王宴主题音乐的歌词,保氏惠安负责诸侯君的回赋歌词。乐队,指挥等,都得根据歌赋排练,时间还有三个月。



    按照春狩,秋猎的传统习惯,时间定于春夏交界之计的五月,地点洛邑成周,会猎地点安排在甫国的食邑敖山,也是顺便给甫国的更名的一次庆典。最忙的人莫过于洛邑和甫国。



    诸侯朝见,诸侯会猎,即将开始。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