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六回 厉王翻案太子娶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六回 厉王翻案太子娶申 (第3/3页)

讨伐,这个王命也就没有人响应了。”



    司徒南仲说道:“陛下,太后葬礼为大,守孝为先,讨伐乱臣,也不在乎几日。”



    大宗伯柞说:“陛下,南仲邦父说的对,守孝为先,小小鲁国内乱,何足挂齿,不足为患。”大宗柞伯也是周公旦的后裔,与鲁国是同宗兄弟,他也为鲁国的内乱开罪。



    宣王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时机不对,太后还没下葬,如何可以开战,按照礼制,王家丧事,三年不开战事。



    其实,这是姬御选择的时间时机好,姬御真的成了机遇,把握时机好,神话说这是命中注定。姬御算准时机,他料定宣王守孝期间不会发兵,也没有时间发兵,姬御确实可恶也。



    伐鲁的事情,宣王一定会做的,不做,就不是宣王的性格。伐鲁,守孝三年,三年后再说吧。



    鲁国血肉相残,这让宣王内心有点害怕,他担心这一幕会不会在朝廷中重演,于是决定赶紧赐封少子姬尚到外地去封侯戍边,免得留在朝中隐患重生。



    赐封姬尚为杨国。杨国,原是武王后裔叔虞的后人的封地,不过,他没有通过朝廷的封号,晋国私下封分,洪洞东南之地,靠近晋国边上,这次宣王让自己的孩子作为杨国君主,侯爵,目的还是对北部奔戎的进一步管控,因为奔戎越来越强大,朝廷管控越来越吃力,尤其是霍国之北的临近几个奔戎诸侯,如皋狼部族,上党部族,受到汾王的十四年的励精图治,发展越来越快,正如厉王所说,他要让北方诸侯和朝廷王畿诸侯一样强大,厉王实现了,可是厉王驾崩之后,强大之后的奔戎诸侯,也就随之翻脸,白眼狼的现世,宣王要加强成周北部防御的力量,不惜派上自己的小王子,封国于此。



    申伯上鉴说:“孝王篡位侄子的王位,不希望朝廷再次上演长辈继承晚辈王位的闹剧。”这话说的,就是直指宣王的弟弟姬友了,就是担心将来太妃申姜的后人做不了王后。



    宣王是经过大灾大难的王上,两百多年的周王朝发生过无数的政权事件,无一不告诉他要为后代排除隐患,既然有人提醒,那么也不能不当回事,于是宣王封弟弟姬友在华山东毛郑故地,为郑国公,公爵。



    姬友受封郑国,自号桓公,宣王二十二年,郑桓公立国。郑桓公的脾气大家都知道,因为经过他的父王厉王的政变,看清世道阴险,政客无常,造成心态的扭曲,形成性格暴烈,这也难怪,因为他亲眼看到他的父王厉王被驱逐出王畿,并跟随厉王多年,之后回到宣王身边,他发誓自己并告诫他的后人,要强国,武力为国之强大的第一要数,现在他真的要实现自己的强国梦了。



    宣王封弟弟为郑国,那么原来从郑地迁走的毛郑,现在居住汉水上游,名为南郑,郑桓公姬友对哥哥宣王说:“郑,执一不二也。”



    宣王笑道:“你把郑当作朕了,这两字不通用,南郑和你没有关系,那是毛郑。”



    郑桓公说道:“毛郑为何不能把郑这个字让出来,就叫毛国,有何不可?哥哥陛下?”



    宣王回道:“你想独享郑,那么你的后人就以国为姓,朕就封你国姓郑,毛郑以后就叫毛国,不再叫南郑,但是,你要将你的凤翔食邑棫林之地换给毛公后裔作为补偿心意。”



    郑桓公犹豫不觉,想了想,知道哥哥的意思,如果自己的后人以国为姓,那么就不再姓姬,不姓姬,也就不会有篡夺王位的风险,王姓姬,姓郑,就不是正统了,对王朝的王权不构成威慑,郑桓公想了半天,决定还是执一不二郑,一来让哥哥放心自己没有夺位的意思,二来也说明一切靠自己,强大与否,不是依靠别人,而是靠智慧和拼搏图志,于是说道:“小弟愿意胙土命氏,我的后人长房以国为姓,次子后人以桓为姓。”青铜铭文中用‘奠’,即郑。



    宣王满意的笑了,说道:“好吧,朕找个机会册封毛歆,让他成为毛国,不过,还是让他从汉水迁徙回到毛郑之地,靠你边上,这样,一个毛郑故地,两个国姓,一个毛国,一个郑国,比较好解释。”



    郑桓公说道:“谢王上哥哥陛下厚爱。”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