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回 褒姒入宫重臣更替 (第3/3页)
>
后宫起火,湦王确实怕了,于是开始忙碌政务,勤走后宫各宫,后宫的火势慢慢熄灭。<
湦王元年年底,湦王任命新的人选,太师椅由前朝内史尹氏坐了,尹氏担任太师公职。<
皇父毛公瘖回到封地去了。<
尹氏公出任太师,很多人不服,一个下大夫,如何连升五级,坐上朝廷的第一权臣太师之位?<
这不简单的道理,尹氏吉姓是宣王最小的女婿,湦王的妹夫,不要说裙带关系无用,这个时候还是很管用的,不是尹氏多有能耐,而是尹氏和宣王一条心,治政目标一致,再有能耐的人,政治思想不同,道不同不予为谋。不是志同道合之人,如何一同统领朝政?<
反对无效,不服不行,不服,太师让你穿小鞋,甚至让你失职,丢了仕途。后面看着吧。<
那就暗斗吧。<
内部暗斗的代表人物,王上近臣中就内宰,常说太师坏话的家父,却被任命为内宰,这下麻烦了,家父的先祖,就是孝王,家国叛变朝廷,联合乡人党攻打厉王,家国被周定公所灭,后来,因为孝王无人祭祀,宣王令孝王庶子一支世袭爵位,奉祀孝王,孝王必定是一代周王,尽管他是篡位之君,但是,也是绝不可绝决嗣,这是周人的理念。这个家父和前面的家国君,小有区别,但是,他们是一个孝王支系,和厉王宣王支系还是有本质上的矛盾,只不过是隐形的,潜在的,不可替代的宗族之间的矛盾。让他担任内部总管,统领王宫内部事务,可谓危险。<
家父身为王上近臣,为何还要发牢骚?<
因为他想做太师大位,太师这个位置,内史尹氏能做太宰,他这个内宰也可以做,他心里不平衡。太师这个位子为何这么多人争夺,都因为太保、太傅权力变弱,太宰也在太师管控之下,这是这个时期的官制的特点,所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师,争夺的人就多了,家父没有夺到太宰位置,对太师尹氏意见很大,写诗《节南山》粉刺太师尹氏,贬低痛骂尹氏是个害人精,是个祸国殃民的小人,节南山,意思就是节制南山之官,宣王于南山修建官邸,所有大臣官邸都在南山,包括太师府。<
内臣还有仲允担任膳夫,驟(zhou)子担任内史,蹶父担任趣马,萭伯担任师氏,寺人孟子。<
暴国公担任太保。<
苏国公担任太傅。苏公与暴公不和,矛盾很深,深到暴、苏之乱的程度。<
由卿士皇父虢石父担任太宰。虢国国君,世袭虢文公皇父封号。<
番伯卿士担任司徒,番伯,召公奭之后。<
毛公瘖之子毛伯担任司空。<
这班人的到任,让周王朝热闹非凡,宣王中兴的名头,如何保住?任何腐败亡国都是从内部开始,现在,周王朝的执政宫殿,成了宫廷斗争剧本的典型代表。还有一个青蝇派,青蝇吊客,小人谗言之帮,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大戏更好看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