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百八十九回 湦王战死携王登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九回 湦王战死携王登基 (第2/3页)

挡在周军回去的道路,这支大军,原是犬戎向严狁的借兵,严狁大军也不叫阵,只是围堵周军回撤而已。



    另一支二十万民众组成的正真的犬戎义渠大军,已经火速奔袭张家坡,张家坡,周王朝的祖陵所在地,边上蓝田之地,就是褒姒和太子姬服的占住住所,这里有两万御林军驻守,疾驰的义渠犬戎大军,如秋风扫落叶似的,将两万御林军剿灭,杀死太子姬服,掠走王后褒姒,然后向骊山方向挺进。



    骊山南麓,湦王大营所在地,当湦王得知太子被杀,褒姒被掠走,暴跳如雷,率军火速迎敌,令二王子姬余回到渭水北岸自己的封地去,这是湦王最后的继承人,同时湦王临时赐命二王子姬余为太子,将传国之宝砥厄传于姬余,日后继承王位,然后率十万大军迎战犬戎二十万大军。



    姬余得到砥厄传国之宝,得到天机,成为太子,于是以太子之命,命令韩侯和郑桓公以及西虢公火速回师援救湦王。



    郑桓公第一个得到太子令,得知后方遭到偷袭,自己冒进深入,导至上了敌人的计谋,悔恨不已,下令周军回撤,可是哪里能够回去,严狁二十万大军挡住回路,郑桓公亲自挂帅,奋战抗敌,可是双方势均力敌,打个平手,死伤参半。



    韩侯得到消息,立马回撤,眉邑距离骊山,少说也要一天路程,路上又遇到小股敌人的拦截,尽管这些小股敌人不是周军对手,但是,拖延了周军回援的时机。



    湦王应战犬戎义渠大军,威风凛凛的站在王辇上,下令全力进军,直到最后时刻为止,湦王疯了,他的心在流血,他的手激动得发抖,这种颤抖,是愤怒的颤抖,十万周军奋力拼杀,直到天黑之前都还在激战,天眼看要黑了,微黑中,乱战中,乱箭飞来,正中湦王的右胸,湦王倒在王辇上,被将士奋战护送到华山的山林中,隐藏起来。



    西虢公姬翰此时赶到,和犬戎在黑夜中大战,直到天亮,犬戎败退离去,犬戎却没有回到西北义渠,却向空虚的镐京城去了。



    麻烦了,犬戎入主镐京城,这比西夷联军入住镐京城要麻烦的多,犬戎义渠,是个大的邦国,是有头脑的家伙,和有头脑的人交锋,就是麻烦。犬戎和西夷不一样,犬戎热爱城池,将镐京城清扫干净。意思很明白,犬戎准备永久占据京城。



    西虢公姬翰寻找湦王,护卫已经从华山丛林中将湦王的遗体送到太子姬余的故邑城。



    太子姬余哭丧,韩侯此时已经回师,痛哭不已,并亲自设立王灵大堂,同时向天下发布湦王驾崩,谥号幽王。



    公元前771年,西虢公姬翰联合韩侯以及北部诸侯,奉幽王遗命,立太子姬余继位,王号携王。第二年改元启用携王年号。



    此时此刻,郑桓公还在血战之中,周军已近和严狁血拼所乘无几,双方兵力所乘都不到一万人马。



    郑桓公真是厉王之子,宣王之弟的硬汉,大英雄的光辉形象化的代表,前方战士在前拼杀,他在帅车上也不闲着,弯弓射箭,射死几百个敌人,自己累得大气喘不过来,心血管堵死,一口气上不来,心衰而死。



    主帅阵亡,双方休战,各回阵营。



    第二天早晨,郑桓公之子掘突率军赶到,围堵杀尽严狁大军,然后将父亲郑桓公的尸体运回郑国礼葬。



    郑公子掘突继位登基,号称郑武公。郑武公将这笔杀父之仇的账记在引起这场战争的根源之人宜臼和南申侯的头上,他要为父报仇,他要称霸天下。霸与王并立时代,从郑武公拉开序幕。



    幽王的丧礼在混乱中举行,按照规矩,王崩七日入殡,七月而葬,可是战乱的时代,如何能够等到七月而葬呢?韩侯建议说,七日而葬,王战死的地方,设立一个城邑,以示祭祀,永久的哀悼。



    携王同意,于是将幽王的王陵设在临潼,取名代王城。意思是幽王战死此地,此地也是他代太子姬服继承王位的地方。



    周王朝第十二代王,就此安息。世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多数人将其划入恶王的行列,其实,大家对当时的自然环境不够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