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世不可避,如鱼之在水 (第2/3页)
山钟敲响。仿佛将人置于另一个境地,使人忘忧脱烦。
李志常从山道而上,日落之前便到了山寺门口,‘身戒寺’三个字不知经历多少岁月洗礼,悬在山门之上,几许斑驳,却还看得清。
李志常诸子百家无所不窥,自然知道‘身戒’之意。乃是戒持自身、不可放纵远离红尘之意。
李志常悠悠叹息道:“世不可避,如鱼之在水。光凭‘身戒’又有何用。”
只听到远处一道苍老的声音道:“好一句‘世不可避,如鱼之在水’,施主此言大合禅理,从来听说大理礼佛甚深,奇人异事层出不穷,果不虚言。”这声音苍老,但是语气慈祥,中气混凝,显然来人武功不浅。
李志常牵着马向来人望去,只见来人是个手持韦陀杵的老和尚。
李志常微微侧身致礼,言道:“在下却是道门一脉,中原人士。”
那僧人道:“世上的道理到了高明处,本来就是相通的,倒是老僧着相了。”此刻正处北宋,理学气学盛行,思辨的风气流行,许多文人都是道佛相通,妙悟哲理。佛道之分还没有十分严重。
身戒寺地处交通要道,常有过路行人和挂单的僧众,因此早有知客僧人出来将他们迎了进去。那老僧似乎对李志常颇有好感,几次欲来攀谈,不过李志常不是很感冒,便没有回应。
黑玫瑰自被带去马槽,李志常被领入一间禅房。禅房更无其他摆设,只有一床一被,但是十分干净。
李志常自然没有什么物欲,皇宫大内、山村荒野他都可安眠。吃过僧人送来的素斋后,李志常便安心打坐。默默参悟武学,体会北冥真气的运转。
这些天俗事繁杂,他也没有什么机会梳理自身所学,此刻正好。习武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是无大恒心、大智慧是决然不可能臻至巅峰。
他一身功夫全部以道门为根基,无论是十三横练太保还是神足经、或者他现在的根本**北冥神功都是玄门正宗,度世避劫的凭仗。
坐了一段静功后,李志常静极而动。今日正是本月廿八,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