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建立收藏馆 (第2/3页)
是一些当地的老师的画作。然后一水的瓷瓶,再有就是小的杂件。
什么文房四宝啊,笔洗啊鸳鸯扣啊,总而言之,没能叫韩冲感到眼前一亮。
但是,氛围确实叫人舒服,虽不失博物馆的凝重,但还是有自己的设计。宝物一来都没有隔离,只是用了一些外在的装饰,而不是将它束之高阁。叫人感不到那种距离感。
“这其实是我未来博物馆的一个缩影。”
见韩冲看了半天,没多说几句话,韦德民把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
“尽管现在它还没有几件宝贝。但估计我会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把各项的宝贝都收集来,放在这个收藏馆。”
韦德民的想法不像刘全正那样飘飘忽忽,以他的实力来说,也许用不了那么久,这个博物馆便能正式挂牌。
“我觉得挺好,我还有一个朋友打算建博物馆呢,不过他八成是说说。”
“不一定。如今,民间的博物馆渐渐被政府认可。所以想开已经不再是空想。这也在于很多领导意识到了想要最终的规范古玩文化市场,就应该允许藏宝于民的这种博物馆存在。据调查目前从事民间收藏的人数已达7000多万。保守估计,这些民间藏家的收藏品总量已超过5亿多件。而其中大部分为出土、出水文物。
私人收藏的文物得不到合法的拥有权和属有权,所以持有者才想到了不正当出手的途径。造成了部分文物流落到国外。”
“今天,你也看到了,陈宏赫和胡中华他们就是这里边的蛀虫,他们收集这些宝贝,通过一些渠道输往国外。我们这些爱好收藏的,有一些能力的,应该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把这种民间的收藏馆建设起来,如此,手里有着宝贝想要出手的人也有了一个安全感,真正的使他们的宝物得到了保护。”
“是啊,流落在市场中的文物,绝大部分不够入藏博物馆的标准,对于这样的文物,我们是应该鼓励民间收藏,建立这样的收藏馆很好,我觉得韦叔你的这个做法不错。”
韦德民笑了。“的确是这样。民间收藏是对流散文物行之有效的保护办法和途径,政府也逐步在给到民间博物馆一个宽松的政策。不过想要实践这一步,更加做好民间收藏馆,还要在于藏友的支持。最起码,我这收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