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建文帝的决定 (第2/3页)
竟,相比于自己来说,朱棣与****祖之间的关系仿佛应该更好一些。所以,朱允炆还真的不敢过于相信****祖。这也是为什么在后来的那场战争中****祖一直受不到重用。
最终,建文帝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不可,燕王毕竟是先皇之子,又是朕的叔叔,如果没到最后撕破脸皮的地步,我是绝对不能做不义之举的。”
户部侍郎卓敬气的跳脚“陛下现在顾及亲情而不忍对燕王下手,但是陛下难道忘了隋代的杨坚,杨广了吗?杨坚、杨广两人难道不是父子吗?但是那又如何?难道父子亲情就阻止了杨广弑父了吗?!”卓敬这话就说的极重了。隋炀帝杨广,这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史书对他的评价无非就是昏庸,荒淫这些词汇。后世人多认为杨广是通过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和兄长才得到了皇位。当然,这只是推测,并没有实质的证据。卓敬以杨坚杨广父子二人的事来劝诫朱允炆,显然是在告诉后者:父子尚能反目成仇,何况叔侄?
朱允炆冷哼了一声,他如何听不出卓敬话里的意思?他瞪了卓敬一眼,说道:“大胆!你怎敢如此离间我们叔侄二人?况且,杨广虽然不顾亲情,但朕却不是杨坚。此事就此作罢,不要再说了!退朝!”说完,朱允炆直接拂袖离去。
卓敬一脸的不甘,但是又毫无办法。毕竟,朱允炆下定了决心不动朱棣,他一个臣子,又能有什么办法?
就这样,朱棣逃过了一劫,虽然是朱允炆帮助他度过了这个大劫的。但是不论怎样,朱允炆都失去了最后一个可以兵不血刃解决朱棣的好机会。至此,他唯一的出路,就是与自己的叔叔兵戎相见,最终丢掉自己宝贵的皇位。
可怜的朱允炆,他天真的以为自己与朱棣之间是有着缓和的机会的。于是他处处忍让,事事退避。但是,在权力的斗争中,亲情,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朱允炆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于是,他输给了朱棣,失去了一切。
朱棣现在非常高兴,因为此次自己以身犯险居然试探出了朱允炆对自己的态度。朱棣知道朱允炆是一个非常仁慈并且看重亲情的人。朱棣还记得,在前者十五岁的时候,父亲朱标患重病,朱允炆尽心伺候。他的孝顺并没有感动上天,挽留住朱标的性命。朱标去世后,朱允炆将他的三个年纪还小的弟弟接来和自己一起住,目的很简单,他不想这些年幼的弟弟和自己一样去承受失去父亲的痛苦,他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亲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