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 靖难之役 第269章 大位已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9章 大位已定 (第2/3页)

到这里,金忠也是面露喜意。虽然他身后有一尊大人物,但是要是让他得罪一众武将,虽然不会有什么事,但是那感觉也不怎么样。现在成国公与英国公能够理解他,他顿时间感觉身上的担子都轻了不少。

    话说朱棣这会儿打定了主意要向文臣们争求一下意见。他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再说立太子实在是一件大事,一日不处理好,他一日不安心。

    他立刻叫郑和传旨,将自己的一些心腹大臣们叫来。其实说是心腹,也就只有七个人而已。

    这七个人分别是黄淮、解缙、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每一个都是饱读诗书之士,其中更有号称“三杨”的其中两位。其他人也都是身负盛名的人物。而这七个人,也组成了后世的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部门——内阁。可以说,朱棣手下的这七个人,是现如今大明朝文臣的精粹!

    听了朱棣的话之后,这七个饱读诗书的人均是皱了皱眉。他们不是那些没文化的武将,朱棣一开口说了几句,他们就知道朱棣的心思是偏向谁的。但是,他们怎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黄淮想了想,站出来说话了。

    “陛下,臣以为,储君乃是国之根本。根本稳固,国家昌盛,根基不稳,国破家亡也未可知。而自古以来,皆是嫡长子继承储君之位,而祖宗之法不可违。周时宗法变,以致礼崩乐坏,诸侯分封,天子受辱。秦时赵高篡逆,李斯密谋,杀害扶苏,立二世胡亥,然秦二世而亡,所谓千秋万代,不过笑话。陛下乃是圣明之君,万不可行逆天之事!”这黄淮乃是洪武年间老臣,曾经辅佐朱元璋。现在更是内阁首辅,在场的除了朱棣,最有资格说话的,就是他了。

    朱棣听的头都疼了。这些文人们最是烦人,你问他们点什么事,他们就是不好好说。非得给你引经据典磨磨唧唧说一大堆。然而真正有用的就那么一两句。而那些武将们说话又太糙,朱棣又瞧不上他们。看来这整个大明官场,能够和朱棣好好说话的,也就那么少数几个人罢了。

    黄淮都说话了,其他人自然不能够怠慢。接下来,杨士奇,杨荣,胡广,金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