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江流儿 (第2/3页)
又在孩子身上作了记号,以便以后相认。然后跑到江边。正好见一木板漂过,便将孩子放在了木板之上。
也是殷小姐慌乱,如今跑出了县衙,却是并没有直接回丞相府中求救。
却说这孩子在木板之上,顺水流下。
水中的龙王早就得了消息,在水下看护。这是赵武早就与他说明了的。
对于他来说这些只是小事,用这两件小事,可以还救命的因果,龙王感觉这事值得很。
有他看护,孩子平平安安的流到金山寺下停住。
金山寺中有个长老法名叫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经入了佛门之道,是一个大德高僧。这日正在参禅打坐,参悟无上佛理,忽然听得小儿啼哭之声。
法明心血一动,出了禅房顺着声音来到江边,拿眼望去,见那江边有一片木板,木板之上有一个婴儿。
法明急忙过去,将那婴儿救起。又看了那血书明了此子的来历,便给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做江流儿。
下得山来,托别人抚养,将那血书收藏好了。
时间如梭,不觉已经十八年,江流儿长大成人。自小开始,这江流儿便慈悲心生,做事颇得佛家要旨。待得十八,法明便让他削发修行,取了个法名叫做玄奘。
玄奘果然是佛门中人,修起佛法来进境一日千里。诸般佛家要旨一听即明。
这日,众僧人在松荫之下讲经参禅,辩论佛理。金山寺中有一酒肉和尚,辨不过玄奘,一时之时大怒道:“你这个野小子,无名无姓,来历不清,连父母也没有倒是在这里嚣张起来了。”
玄奘听得也是心下黯然,再也无法静心参禅,于是进去见法明,跪拜道:“师傅啊,人生于天地之间,都是由父母生养的。弟子自小由师傅收养,不知道父母姓甚名谁,什么来历,还请师傅告知。”
法明想想,这也是玄奘的因果,了了这段因果,或许这个徒弟能有大成就,此生估计就是得个罗汉道果也有可能。于是便道:“你真的想知道你的来历?”
玄奘道:“弟子确实要知道。”
法明道:“既然如此,也是因果到了,你随我来。”
带着玄奘来到室内,将十八年前收藏起来的血书与他看了。
玄奘读罢,对法明道:“师傅啊,弟子一心修佛,但是一直有个心结未开,诸多佛法佛理还有不通之处。如今始知魔障在此。父母之仇不报,弟子心绪难解,请师傅允许弟子下山将仇报了。安顿好母亲之后再来修行,以报师傅养育之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