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你连这种货色都要 (第2/3页)
铁器流入民间,铁匠的打铁铺在一些小镇和偏远县城都能见到。
当然不是那种拥有事业编制的,打造军器铠甲的高技术型铁匠。
寻常铁匠只是打造民用器具。
不要指望能找到那种高技术型人才,那类型的早就被大小势力抢走了。温故要求不高,找一个寻常的就行。武器搞不定,那打点生活器具总行的吧?
问题是到哪儿找人。
哪儿有打铁铺和铁匠?
斧头只是小事,他还想打点儿别的东西。
稍作休整,继续北上。
河边渡口小镇再次寂静。
粮商的宅院,围墙里侧被撬掉一层。某个房间里,木质的窗框、房柱,上面留下了密密麻麻的点,像是某种尖锐利器扎出来的。
温故一行带着新撬的粮砖,和许多用油纸打包好的粮粉,沿着制定好的线路往北而去。
又是数天的赶路。
他们已经跨越州界,到达另一个州。
本朝州县制度,小刘和周县尉他们老家,与此时踏足的地方,所属不同的州。
因交通局限,这时代一般人很少出远门,周山也是因为职务,跑的地方多了,才比别人知道多些。
如今连州都出了,离开熟悉的区域,周县尉难给建议了。
县城范围内他很熟悉,县城周边也有所听闻,更远的,两眼一抹黑。
人生地不熟,路线不好选,温故琢磨着,再拉几个本地人入队。
人还是不够用啊!
越往后,北方的生存竞争会越激烈,得多捞些人才,以后才更方便做事。
“不知道本地有没有幸存者。”
没多久,温故看到了人为砍伐木柴的痕迹。
除此之外,也有邪物被斩杀的尸骸,大概是半月以前的,刀法利落。
温故让大家留意。
没有地图,只能根据地形、地势、道路,去判断城镇和村落分布。
他们现在经过的地方,应该离某个县城或者曾经繁华的小镇很近。
如果是县城,他们会选择绕开。
一路过来,大部分县城都变成了怪物的巢穴。
天空中的麻团儿先给了提醒。
片刻后,他们遇到了一个人。
是出来砍柴的,似乎只有他自己,背着背篓,手里拿着柴刀,裹着一身灰不溜秋的粗布衣服,蒙着面,看不出长啥样,不过瞧着应该很年轻。
明明只是砍柴,却给人一种偷感很重,不够正派的感觉。
周山携刀上前,叫住对方,又保持着一段双方都安心的距离。
温故听着前面两人的对话,也观察这位本地人。
据对方自己介绍,他姓何,在家中排行老大,周围人都直接叫他何大。
姓氏加排行,流行的叫法。
何大以前是县城外某个村子的村民,后来世道乱起来就进城了。
前面就是葑县的县城,现在还有不少幸存者。
要是早来半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