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以后的发展道路 (第2/3页)
老师都只是领头人,就像诸葛亮,换一个人教估计也就还是那样。
一般来说老师留名的原因是因为遇到了好学生,并不是老师真的能教出天才,老师教出的人才更多的是愚笨之人,只有他们才肯接受老师那一套,天才一般都不走寻常路,但不可能愚才也有愚才的好,只要愚才和天才互补,那将就会是一一为三的效果。
而里面具体怎么操作就得看掌权的人了,这也相当于孔墨给自己的一个考验,他要从这个乱世中脱颖而出,就不能走寻常路,他必须把后世的一千多年知识活学运用,这也是他在这个时代唯一的金手指,也只能凭借着这个金手指与天下英雄争一争这大好河山,要是单凭智慧,他远远还比不上古人的智慧。
孔墨已经设计好了他的教育方式,和他的智谋一样,简单粗略,不过效果想来应该不会太差,对于天才以及还小的历史名人上手就给他们一人发一本书,这种书当然是要特制的,在给他们安排多名老师,但不会时长教导他们,这种半放羊,半师徒的教育,天才和名人们自然会走出自己的道路,因为这本就是属于他们的时代。
反正孔墨是懒得对这些天才进行修剪,谁知道天才会成长成什么样,反正孔墨是不能保证自己修剪出来的家伙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本质,搞不好蝴蝶效应,本该大方光彩的他们却黯淡无光,这不是就悲剧了。
至于更多的愚才,那就需要最好的师资力量了,在各种名师的教育一下,这些个愚才总会找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就算没有,他们至少也能学到点名师的庄稼把式,当不了统帅,当个把什伍之流的将官还是绰绰有余的,还是那句话,总比目不识丁的来得好。
更别说丑小鸭也有成天鹅的时候,愚才怎么就不能成为天才,对于那些对书本知识有兴趣的愚才进行几年填鸭式教育,这个孔墨有经验,而且可谓经验丰富,制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