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平天下 第0735 走投无路的宁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735 走投无路的宁王 (第2/3页)

,其驻地随时可能遭到明朝的侵掠。二十一年(1388),蒙古大汗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今内蒙古贝尔湖)被明将蓝玉的军队击败西走。这些重大的军事失败,使大兴安岭以东的蒙古诸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只得归附明廷。

    洪武二十二年(1389),明廷在这一地区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朵颜卫在屈裂儿河(指洮儿河南支流归勒里河)上游和朵颜山一带;泰宁卫在塔儿河(今洮儿河)流域,即元代泰宁路;福余卫在嫩江和福余河(今乌裕尔河)流域。同时,明廷授封三卫首领以各级官职,进行笼络和羁縻。封阿札施里为泰宁卫指挥,塔宾帖木儿为指挥同知;海撒男答奚为福余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尔为朵颜卫指挥同知。明廷要求他们“各领其所部,以安畜牧”(《明实录·洪武二十二年五月癸巳》),做明朝的“属夷”。

    蒙古人称朵颜卫为兀良哈,泰宁卫为翁牛特,福余卫为乌齐叶特。这是因为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分别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乌齐叶特三部为主组成。后来,明朝也把朵颜卫称为兀良哈卫。当初,三卫当中以泰宁卫最强大,其次福余卫,朵颜卫在后。后来,朵颜卫实力迅速壮大,跃居三卫之首。因此,明朝往往把三卫笼而统之地称作朵颜三卫或兀良哈三卫,把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的驻地统称为“兀良哈地区”。

    说简单一点,朵颜三卫类似现在的雇佣兵,不过实力极为强悍,基本上都是由蒙古的精锐骑兵组成,擅长夜袭和骑射,战斗力极为强悍,燕王一直担心宁王,其实最担心的就是这支队伍,一旦燕王骑兵,以朵颜三卫的速度,两天之内就可以奔袭自己的封地和后营。

    宁王除了这些精锐骑兵之外,同时拥有六千战车,火器若干,所以,燕王和朱允炆之间的这场博弈,宁王站在哪一边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极大。

    “你以为如何?”

    宁王看着站在下方的亲信,同样是宁王最信得过的人,那人笑了一下,“其实是要问王爷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如果只是这座王城,王爷已经得到,就算削减封地规模交出兵权,王爷还是王爷,这里始终都是王爷,根本没有变。”

    那人说完看着宁王,没有错,晋王的那场动乱,来的快,去的也快,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燕王,无形之中多出十几万的大军,同时给自己带来一个救国于危难的好名声,这一点很重要,可惜,宁王还是晚了一步,等消息送到宁王这里再发兵,燕王已经势如破竹扫灭晋王叛军,速度之快让人咋舌,同时暴露了一点,燕王的实力,就算不收编晋王的乱军,燕王手下兵马的战斗力肯定要在晋王之上。

    “如果燕王兴兵,以你之见,胜算如何?”

    那人眉头一皱,“王爷的意思是指?”

    “你不需要管,我只想让你亲口告诉我,如果燕王兴兵,谁是胜者。”

    “燕王必败。”

    “哦,此话怎讲?”宁王愣了一下,亲信的话应该和宁王想的有些出入,毕竟这些王爷根本不把软弱的朱允炆放在眼里,而这些王爷里面最能打仗的就是燕王。

    “回王爷,北军虽然骁勇,可惜,不善水战,南地多水,行军有所不利,一旦战事不利,后方被袭,燕王必败。”那人说完冲着宁王抱拳施礼。

    “如果加上本王?”

    “这!”

    亲信皱了一下眉头,“胜算可达五成。”

    “讲。”

    “王爷的封地与燕王封地相邻,如果王爷起兵,燕王大可不用担心后方被袭,如此就可以大举兴兵压境,朝廷的南兵人数虽多,可惜较为分散,其中多数为边军,一旦燕王突然兴兵,然后封锁消息,如此京城可得,大事可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