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弥陀 (第2/3页)
,饶是你神魂琢磨成金刚,也不过是璎珞、宝石,庄严释门诸神。”
这番话可以说是切中要害,听在竹山教弟子乌蒙的耳朵里,仿佛千万雷霆齐齐轰鸣爆开,后背冷汗冒出大片,感觉头很晕,天地在旋转,差点坐不住了。
片刻过后,他才调整心态,恢复过来,忍不住开口询问,只是嗓子很是沙哑:“道友此番说话,不知道有何根据?须知释门广大,大开方便之门,平民百姓入得,为何我辈修士却会遭受如此待遇?”
叶知秋笑道:“方才我所说的是真是假,道友自己心里还不清楚吗?何必拿大话诓我?我不过是陈述事实,听不听得进去,不在于我,而是道友自己决定。”
竹山教弟子乌蒙也算修炼数百年的前辈修士,尽管没有参与三次斗剑,却也明白正派大教,如蜀山、青城都被释门修士渗透控制,专门拱些小辈出来,持着重宝到处惹事。不服的旁门、魔教,不知道多少高人都被设计铲除。至于某些积年老魔,连释门大德都觉得棘手,就会强行度化。新朝开国后,立即纷纷飞升,背后的隐情,实在是触目惊心,令人不寒而栗。
“道友所言甚是!贫道最近也有所察觉,否则怎么会如此不自量力,以凡夫俗子之身,对抗犀利的火器?”
叶知秋没有多嘴多舌,静静地看着刚认识没多久的旁门弟子长吁短叹,等到他收拾好心情,才开口建言:“坚定神魂的法决,自然是不能练了。道友以金蝉脱壳之术避开劫难,每换一具身体,承负便多出一份,如今已是积重难返的境地。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只能慢慢用功,徐徐抽吸才能竞全功。我有上中下三策,就看道友如何选择了。”
竹山教弟子乌蒙想起自己时不时踏入冥土,三魂七魄时常有脱离感,只怕离开人世的时候越来越近,心情自然很是急切,只是他养气的功行很深,没有表露出来,如今听闻有三种方法可以救治,不知道为何,心境又平复了不少。
“道友果然不同凡响,贫道身上积弊深重,须臾之间就有对策,我不如你甚多。唉!不知上策何如?”
叶知秋笑道:“余尝闻上古诸神,有女娲氏,人文始祖,补天救世。与天地有功,得天地玄黄气。与人道有功,得人道功德。若是道友想削减自身承负、业力,就得从功德入手。”
说到这里,叶知秋右手握拳,举起食指:“一个字!劫富济贫,授人以渔!”
竹山教弟子乌蒙顿时大笑:“道友,那是八个字……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