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老房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老房子 (第2/3页)

 经过两年时间的仔细筹备,故宫博物院第一座外地分馆正式落户琴岛,将于月中举办外国文物馆的开馆仪式,目前已经开始试运行,他们这帮人便是应邀前往的首批观众。这座博物馆开办于曾经的救世医院旧址,位于岛屿北部边缘,背靠燕尾山面朝鹭江道,他们上岸的市民码头却在岛东,所以只需顺着海边道路直行向北,几乎不怎么拐弯就能到达目的地,然而马竞此刻却带着众人绕路进了岛内。

    避开一对正在凹造型秀甜蜜的新人,马竞回头说道:“当然是先找地方换衣服啊!不然你认为我会蠢到穿着背带牛仔裤去参加正式活动?”

    老刘笑呵呵回道:“其实这样也还好啊,父子同款萌萌哒。”

    “马竞摇摇头,他们的年纪还太小,没到进博物馆接受艺术熏陶的时候,现在带过去也只是拖油瓶、噪声机,却是何苦来哉?到了!”

    停下脚步,刘海洋看到一间小院出现在眼前。

    红砖砌成的老旧院墙上,满是苔藓地衣的痕迹,墙头探出大片三角梅,如今花期已过,成了真正的“光叶子花”,正和爬山虎争抢着地盘。

    院门同样是微带锈蚀的铁艺大门,旁边的黄铜铭牌上,黑色的“马公馆”三字斑驳而大气,透着一股历史积淀而成的厚重感。

    视线穿过栏杆,可以看到一座西式三层小白楼,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安静而静谧,同样充满厚重的历史感。

    见到来人,很快就有穿西装打领结戴手套的工作人员走上前来,推开铁艺院门将一行人迎进院子。

    小楼外面看着厚重老气,内里布置同样充满了时代感,地上铺着地毯,周围摆着古典沙发,小几上的电话也是听筒镀金、轮盘拨号的老式型号。走进这里,就像是走进金公馆一般。

    汤佳怡带着小家伙们去了楼上,马竞也找地方换衣服去了,大厅里只剩刘海洋赵柯,以及墙角恭敬等候吩咐的管家。

    有些拘谨地凑到刘海洋跟前,赵柯小声问道:“这里叫‘马公馆’,不会真是他们家吧?”

    “怎么可能?”刘海洋想也不想就否定了这个猜测,“岛上人来人往,生活各种不便,那两口子多懒多怕麻烦,怎么可能在这儿常住?”

    “那这里?”赵柯眨巴着大眼睛,“不会是什么名人故居吧?我想想,近现代姓马的……”

    “一家高档民宿而已,”老刘打断对方的猜测,不屑道:“伪装成名人私邸,专门抓你这种女文青的心还有荷包,是不是啊,老孙?”

    后半句话显是冲着不远处的“管家”而问。

    后者脸上谦和有礼的笑容保持不变,解释道:“我们只是偶尔接待一些有需求的朋友,就像你们这样。”

    “嘿!”刘海洋撇撇嘴,转向赵柯,“别被他骗了,这宅子还是个市级文物,按规定不能进行经营活动,人家也看不上那点儿房钱。不过谁要是想进来睡一晚,却要先在点家的其他民宿项目上花一大笔,不然连门也进不来。”

    赵柯偷眼看了眼那位孙管家,对方却是毫无所动,很有几分大户管家的派头。

    “他当然无话可说了,因为我说的都是事实嘛!”老刘得意一笑,拉着她的小手朝里走去,“走走,我带你参观一下。”

    鹭岛在清王朝末期被迫开埠,大批外国使节和商人涌入琴岛定居,也为这里带来了具有当地风格的建筑和生活习惯。等到民国初立,南洋华侨返流,又建起一栋栋或中式或中西合璧的别墅大宅,千栋别墅使得这里有了“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誉,再加上长居于此的音乐家和名人的光环加成,这座宁静充满艺术气息的南国小岛逐渐成为无数文艺青年心目中必须要去的梦想之地,结婚要来这里拍婚纱照,放假要来这里拍滤镜照。

    老刘一直想在这里弄间宅子,可惜一直没能如愿,眼下只好拿马竞家的房子凑数了。

    当然,他想在琴岛买房置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