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共击泰山 (第2/3页)
日。徐州别驾麋竺,出使甄都。上呈镇东将军,兼领徐州牧吕布上表。言,江东合肥侯,勾结泰山贼,欲乱关东。乞,甄都发兵,共逐之。
天子一时,惊疑不定。急专开朝会,商讨对策。
“老臣未闻,泰山贼乱。”司徒伏完,如实作答。
曹司空守孝之期未满,天子故先问司徒。岂料司徒亦不知,徐州之事。
“中丞知否?”天子再问荀彧。
“禀陛下。年初,合肥侯遣泰山平阳人鲍韬北归,结好泰山剧贼。”更不料,御史中丞荀彧,亦如实作答。
“果有此事乎。”天子追问。
“正是。”荀彧再答。
“如此,吕镇东兵发泰山,亦是司职所在。”天子试言。
“陛下,明见。”伏完当仁不让。
“陛下,明见。”车骑大将军董重,引群臣高呼。
俯瞰群臣下拜。天子心中稍安:“司空,何意?”
司空司直,程昱奏对:“禀陛下。卫将军大营,昨日已兵发。与吕镇东,共击泰山。”
“这……”闻此言,天子不禁暗自惊心。吕布、曹操,前后一日之隔,彼此不宣而战。置天子于何地?
车骑大将军董重,近水楼台,窥见天颜。知天子心生不满,这便小心进言:“谓‘事急从权’。兵者,国之大事也。曹司空、吕镇东,必悉知兵情,故而先发。”
董重不愧弄臣。看似出言安慰,实则暗中提醒。天子因怒忘形,被曹党所窥,妄加揣度,必生事端。
天子亦醒悟,急忙收敛:“大将军,所言是也。”
试想。质帝祸从口出,因于大庭广众之下,称大将军梁冀为“跋扈将军”,即被鸩死。董侯若被曹党所忌,亦恐难善终。
喜怒不形于色。乃上位者所必须。尤其权臣当道。天子更需谨言慎行。不可轻易表露心机。
董侯稳住心神,又问道:“太傅,以为如何?”
太傅杨彪,乃仅存之上公。又为天子授业恩师。凡朝政,必出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